返回第三百三十六章 满是财富的宝地  秦人的悠闲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三十六章 满是财富的宝地 (第2/3页)

食三百户,赐青铜轭,赐玉具剑。”

    “允赵佗子嗣扼东江道,世代戍守东江道,世代为业。”

    “命屠雎子嗣,任南海象郡郡守,掌南海郡兵符,可领越骑兵三千,戍守南海,世代为业。”

    当初让赵佗与屠雎孩子来关中,是为了挟制他们两人。

    现在这两位大将军回来了,皇帝便可以赐予他们后人的富贵。

    以后他们要留在关中,他们的子嗣可选择一个子嗣回到南方,一个扼守东江道,一个戍守南海。

    冯去疾望着神色激动下拜的两位大将军,一生征战所求不就是个平安富贵吗?

    皇帝给了他们应得的,也给了他们后人的富贵许诺,让两位大将军可以在南方世代为业。

    这天下的土地依旧是大秦,这个大秦依旧是以大一统为治国的理念,维护一统,也并没有让分封死灰复燃。

    因此,赵佗与屠雎的使命结束了,皇帝给了封赏,也就意味着秦的郡县制随着土地与疆域,从南扩展到了南海,从北到了漠北的北海,从东直到长城的尽头,从西直到车师。

    这个国家太大了,大到很多人想都没有想过,大秦的疆域能这么大。

    皇帝在章台宫为两位的大将军宴请。

    传闻这一夜的宴席十分热闹,赵佗喝得酩酊大醉,屠雎喝得痛哭流涕,直到深夜才结束。

    翌日的廷议上,公子衡随着群臣来参加廷议时,还能闻到大殿内的酒香。

    今天赵佗与屠雎肯定不会来廷议了,但皇帝给了两位大将军在内史令章邯麾下安排了位置,两个能够让他们安然享受养老的位置。

    听着周遭的言语,公子衡看了看站在群臣队伍中的章邯。

    章邯站得笔直,闭着眼对周遭的议论充耳不闻。

    臣子或许会缺席,但皇帝不会。

    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霜冻严寒,皇帝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章台宫,若无特殊情况几乎不会缺席。

    今天廷议内容依旧是有关南方的官吏派遣。

    早在赵佗与屠雎回来之前,丞相府的群臣就对南方的事进行商议。

    不得不说,南方物产丰富,气候温暖,雨水充沛,不论是粮食还是渔业,皆丰足。

    赵佗与屠雎确实立下了大功,他们给大秦打下了一片充满了财富的土地。

    因治理南方的事,群臣再一次在章台宫进行了探讨。

    廷议结束之后,公子衡便离开了咸阳城,而是奉父皇与母亲之命,前去骊山看望爷爷。

    从咸阳到骊山快马加鞭,到了这里已是夜里。

    从南方运送而来的宝物还都堆积在山下,衡从盖在其上的黑布下,发现了不少象牙玉器与犀牛皮革。

    李斯道:“公子。”

    “丞相。”

    “老臣已不是丞相了,都告老了。”

    公子衡又道:“在父皇心中,无人能够替代丞相。”

    李斯叹道:“皇帝该再立一个丞相的。”

    皇帝的能力出众也是一个烦恼,怪只怪现在的皇帝能力太强了。

    有一个如此有能力的皇帝,又对臣子极其苛刻又挑剔,这样的皇帝多半是看谁都不满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