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六年一月 (第1/3页)
“朕怎么觉得徐福不会回来了。”
扶苏站在王翦灵位前,躬身行礼道:“他回来了,儿臣会给他回报,他若不回来,将来会有人去寻找他,他若背弃誓言,他就是大秦的罪人。”
嬴政道:“去了海外,寻找一个谁都没见过的仙岛谈何容易。”
扶苏颔首道:“父皇所言在理。”
李斯神色轻松几分,又道:“臣先拜过频阳公。”
小公主对眼前的这个灵位是陌生的,这里的一切对她而言也都是陌生的。
等李斯拜了频阳公之后,扶苏这才与丈人,还有父皇走向王家宅邸的后院。
众人都还记得,当年频阳公过世时,天还下着大雪。
而现在依旧是深秋时节,风吹过时很冷。
扶苏在后院的水池边停下脚步,望向池中的水榭,又想起了当初频阳公与自己的约定。
这座宅邸真正的主人是公子衡。
说起自己的儿子,这个时辰的衡说不定还在御史府忙碌。
几人坐在池边说着以前的往事,李斯说起了他当初在秦还是客卿,就十分赏识当年的王翦。
眼前的三位老人家中,王贲是老得最快的。
扶苏给三位老人家倒了茶之后,便识趣离开了,现在该是他们讨论当年,追忆往昔的时刻。
这种时候,与他们当年回忆无关的人,都是外人。
扶苏走在前堂与妻子走在一起,听着妻子说着她以前在这座大宅内长大的事。
有些事她说过好多遍了,扶苏也听了很多遍。
但妻子愿意一直说,扶苏也愿意一直听着,哪怕是听了这么多年,这么多遍。
夫妻两人都到这个年纪,了解对方胜于了解自己。
王棠儿道:“是又在忧心国事了?”
扶苏颔首。
被丈夫牵着手,王棠儿低声道:“我们回去吧,今天来看望爷爷,也足够了。”
扶苏又摇了摇头,道:“今天就是来祭拜频阳公的,怎么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
王棠儿又说皇帝还是要以国事为重。
但扶苏依旧决定等明天再回咸阳。
入夜之后三位老人家早早睡下了,扶苏与妻子穿着孝服在这里为频阳公守了一夜。
直到第二天的天明,田安叫来几个内侍吩咐着,大抵话语都是在叮嘱留下来的内侍,让他们照顾那三位老人家,又几次叮嘱内侍千万不要让三位老人家饮酒。
当皇帝与夫人坐上车驾,田安也急匆匆坐在车辕上。
坐在车辕上,田安还能听到夫妻两人的话语,是因明年公子衡就要行冠礼了。
今年才会来此祭拜频阳公,在公子衡还很小的时候,频阳公就对他抱有厚望与期待。
在回咸阳之前,扶苏从频阳县出发,一路又去了泾阳。
再一次见到了萧何,这位郡守穿着一身粗布短衣刚从白渠边上来,脚上还沾着泥。
见到皇帝,萧何躬身行礼。
而皇帝的车驾就在不远处,兵马围在周围,依旧在警惕着。
扶苏道:“渭北如今扩建至六县,做得很好。”
随着关中人口的增多,县也会随之增设,人们需要一个能够居住的地方,新建设的县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萧何道:“臣以为还需再建设五县。”
扶苏伸手从田安手中拿过一卷书,递给他道:“这是给你的任命。”
萧何接过这卷书,打开这卷帛书,看到是一个官职任命,彭城刺史。
萧何将会是大秦的第一个刺史,可以监察楚地各郡县的官吏。
扶苏深吸一口气,低声道:“这件事朕没有对外人说过,不过已盖了印。”
萧何看到这卷文书的最后,确实已盖了印,但却未写时日。
扶苏道:“等你什么时候,想要去楚地了,写上时日,交给丞相府,就可以去上任了。”
“臣拜谢。”萧何下拜行礼。
“你不用谢朕,你也是为了这个国,是朕受你相助。”
扶苏又道:“刺史这个官职是朕为了加强监察所设置,你是第一个,希望你给以后的官吏们树立一个榜样。”
“臣领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