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节省威望点的新用法 (第2/3页)
疏,挑起这个话题,这时候皇帝自然会调取南洋通政署的报告。
这也算是苏泽还杨思忠人情了。
果然,张宣的这几份报告,获得了皇帝和群臣的一致好评。
皇帝评价张宣“忠勤王事”,高拱更是盛赞张宣的报告是“实学用政”。
只是苏泽记得在模拟的时候,【手提式大明朝廷】说:
【南洋通政署首任署长,通政司经历张宣驻扎南洋,大扬大明国威,南洋诸国国主挽留张宣数十次,留驻南洋二十年,强化了对南洋的控制。】
惨,看来张宣是暂时回不来了。
但是官可以升啊!
大明那么多地方官员,能让皇帝记住这个人,对于张宣的官场生涯是极大的助力了。
另一方面,苏泽先在报纸上刊登《大争之世论》,接着又连续发文介绍南洋局势,再通过上书来影响朝堂。
苏泽自己已经对朝堂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先用影响力推动议题,再用系统一锤定音,这也是苏泽上次领悟的系统新用法。
苏泽将奏疏副本塞入系统中。
——【模拟开始】——
《请巡疆南洋疏》送到内阁,皇帝命令阁部大臣共议。
朝臣争论不休,内阁中高拱、雷礼支持你的奏疏,赵贞吉部分反对。
皇帝又命令大臣再议,虽然民间请下南洋的气氛高涨,但是部院大臣依然反对。
因为缺乏必要的航线资料,担心舰队的损失。
皇帝通过了你奏疏的部分内容,要求南洋通政署继续搜集南洋资料,不派遣水师下南洋。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234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10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果然,这样重大的国策,只用1000点威望值已经算是很便宜的了。
苏泽果断选择了“是”,接下来就要看系统给自己什么惊喜了。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1340点。】
——
“质夫(黄文彬字)兄,下衙了。”黄文彬的同僚徐叔礼喊了一声,黄文彬愣了一下才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衙。
徐叔礼是前阵子和黄文彬一同调回通政司的,两人如今共同租住在城西的杂院中。
这层关系,让两人成了好友。
徐叔礼看到黄文彬心事重重的样子,连忙问道:
“质夫兄,这几日你心事重重,是有什么棘手的公务吗?”
黄文彬等到离开了通政司衙门,这才小声说道:
“明达(徐叔礼字)兄,如果有机会离开通政司,你会怎么做?”
徐叔礼吓了一跳问道:
“质夫兄,你有路子?!”
黄文彬说道:
“不算是路子,但是可以试一试,明达兄,你会想要离开通政司吗?”
徐叔礼想了想说道:
“其实咱们通政司还是挺好的,就是外任这件事总是悬在头上,让人不得安心。”
黄文彬连连点头说道:
“是啊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
徐叔礼真心的说道:
“既然质夫兄有机会离开,那自然是另谋他处最好了,况且你这个位置的前任都外任了,万一再有新的通政署要设立,你可就跑不了了。”
黄文彬下定决心说道:
“那就要试上一试!”
次日,黄文彬来到了杨思忠的公房。
整理完了奏疏之后,黄文彬看向杨思忠。
看到这位大银台似乎心情不错,他借机说道:
“大银台,属下有书要献给朝廷。”
杨思忠疑惑的看向黄文斌问道:
“献书?”
民间进献藏书,确实可以走通政司的路子。
大明皇帝也会经常向民间征集藏书,如果是保存很好的孤本善本,朝廷还是给予奖励。
黄文彬从袖子掏出一本旧书,放在杨思忠的案头说道:
“这是黄某家传的《闽海针经》。”
针经,听到这里,杨思忠就知道他要献什么书了。
“针经”就是“海道针经”的简称,历史上,自三国以后,海道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