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倭银贸易公司 (第2/3页)
“殿下,世子,下官倒是有一个办法。”
“师傅请讲!”
苏泽说完了自己计划,小胖钧和李文全都是两眼放光,小胖钧更是说道:
“苏师傅!您快快起早奏疏,孤和您一起联署!”
苏泽却看向李文全说道:
“殿下,这封奏疏应该由世子来上,您和臣联署就是了。”
李文全不敢置信,苏泽竟然将如此精妙的办法拱手让给自己?
苏泽说道:“想要从民间募资,自然是由世子这样的皇商提出来更好。”
李文全似懂非懂,小胖钧却已经让人端上来笔墨纸砚,看着苏泽起草奏疏了。
——
苏泽的奏疏内容并不复杂,就是奏请成立特许经营的倭国贸易公司,并允许这家公司和铁路公司一样,发行公股募资。
为了能让这家贸易公司有竞争力,苏泽请求给这家贸易公司特许权,也就是允许这家特许贸易公司,能够以九钱银子兑换一枚银元的比例,从登莱铸币厂兑换银元。
这就是苏泽的解决办法。
白银贸易事关大明的财政,必须要掌握在官府手里。
但是由官府组织舰队进行白银贸易,一方面大明官府直接和倭国贸易不合适,另一方面由官府组织的官方贸易也会有腐败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再加上白银贸易需要大量的本钱,以大明现在的财政情况,也很难拿出这么大一笔银子。
所以才有成立特许贸易公司,进行民间募资的办法。
苏泽在奏疏写道:
“为筹措军资、纾解钱荒,恳设特许商号专营倭国贸易事。”
“臣闻言,登莱铸币所因银源短缺,铸币量连月锐减,致内帑火耗岁入受损。”
“市面银元持续外流,东南诸港皆现钱荒征兆。”
苏泽以李文全的视角写道:
“臣亲赴倭国堺港查访,见其市易以银块劈砍称重,足证银产丰沛。”
“臣请设贸易公司,以十年为限,专营倭国白银收购及贵金属贸易。”
“该公司所购倭银,准以九钱白银兑一枚银元。”
“并允许该公司依铁路公司为先例,在京师大宗交易市场发行公股,从民间募资以作营用。”
苏泽一气呵成,写完整本奏疏,最后写上了奏疏的题目:
《题请设专营倭银贸易公司疏》。
苏泽将奏疏递给武清伯世子李文全说道:
“请世子誊抄一份,再请太子联署吧。”
——
六月二十五日,武清伯世子李文全,向通政司递交了《题请设专营倭银贸易公司疏》。
与此同时,詹事府内的苏泽,将奏疏副本塞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题请设专营倭银贸易公司疏》由李文全提请,太子和宿主联署,奏疏送到内阁。
阁臣对于成立倭银特许贸易公司议论不一。
次辅张居正支持奏疏,认为可以解决钱荒问题。
三辅赵贞吉则反对和倭国大规模贸易,担忧倭银流通引起倭寇复燃。
皇帝将奏疏下发群臣共议,再次引发朝廷争论。
南方官员早就对银元不满,朝廷铸币让他们失去了对生丝、茶叶等商品的定价权,北方的工业品也侵占了南方产品的出口利润。
民间出现流言,“所谓倭银公司实为太子敛财。“
又有传言,倭银公司募股排斥南方,名为专营,实际上北方权贵用来套利的手段。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1370。】
【若要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10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好家伙,苏泽知道阻力大,没想到这次的阻力竟然这么大。
以武清伯世子李文全,和皇太子一起上书,竟然还需要1000点威望才能推行。
如果自己单独上书,需要的威望值更是海量的。
苏泽果断选择了“是”。
【威望值已经扣除,剩余威望370点,已经在现实中完成上书,请等待奏疏生效。】
接下来就看系统发挥了。
——
六月二十六日。
李贵妃手持藤条,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子朱翊钧,她指节凸起,全身颤抖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