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9章 “旧例”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419章 “旧例” (第3/3页)

  虽然是升迁了怎么感觉距离京师更远了!

    唯一让段晖稍感安慰的,是他在这群安东都护府官员中,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段晖认识唐谨行,见到同样是被吏部尚书“发配”来的吏部官员,让段晖心情好了一些。

    紧接着,安东都护府在辽阳进行了第一次军议。

    面对这帮年轻气盛的新军官们,李成梁这个安东都护府的副都护头疼不已。

    在这些镇北新军的军官眼中,似乎作战就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出营寨就能打女真人,女真人就像是山里长出来送军功的韭菜,一波一波送过来给大家收割。

    实际上,自从李成梁击败了女真首领王杲之后,北方已经没有大股叛乱的女真人了。

    这些女真叛军,都藏在山中,或者藏在一些和大明亲善的部落中。

    这些新兵不知道北方雪原的辽阔,镇北军确实精锐,军事素养没话说,但是他们人数也太少了。

    这点人马,散在雪原之中,根本掀不起太大的波浪。

    而且比起女真人,苦寒的天气才是最大的威胁。

    这点人马是不够的,甚至连建立互相支援的据点都不够。

    这也是李成梁最头疼的事情,朝廷虽然给了安东都护府的名头,也给了镇北军支援,但是东北地广人稀,大明如果要真的建立有效的统治,更需要的是大量的炮灰。

    辽东开拓的汉人是别想了,这些都是兵备道段晖的宝贝。

    而且这些都是大明的良家子,他们的子弟成年后也踊跃参军,日后都是妥妥的精锐,不能当做炮灰消耗。

    女真人是不可信任的,而且从辽阳北上,目标就是压缩女真人生存的地盘,势必要和女真人冲突。

    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要指望女真人能乖乖配合了。

    李成梁给镇北军军官,以及安东都护府的官员们一起开会。

    李成梁先讲清了局势,又提出了困难,最后看向众人,询问大家的想法。

    到了动脑子的时候,夏忠孝就眼观鼻鼻观心,宛如一座大佛坐在位置上。

    他是来东北打仗的!如果要动脑子,为什么不留在京师?

    很多镇北军的军官,都和夏忠孝一样,听完了李成梁的描述之后,都被浇了一头冷水。

    这种长期的小规模低烈度战争反而是最残酷的。

    李成梁看了一圈,最后看向身边的段晖。

    “段司马,你说两句吧。”

    我说?

    段晖本身就不精通军务,来了辽阳都是做的民政工作,他能说什么?

    段晖讲了一些后勤的事情,保证镇北军北上之后的补给充足,紧接着环视一圈,目光又落在了屯田司马唐谨行身上。

    “唐司马,记得你是出身在辽东,既然杨尚书点了你来辽东,你必然是早有计策吧?”

    唐谨行被段晖点名,又迎接上了李成梁的目光。

    事已至此,唐谨行只能说道:

    “属下在来的路上,还真的思考了一策。”

    李成梁高兴的说道:

    “唐司马速速说来!”

    唐谨行说道:

    “咱们安东都护府是仿效大唐安东都护府设立的吧?”

    众人点头,这是圣旨都写明的事情。

    唐谨行说道:

    “既然是仿效大唐的安东都护府设立,那大唐的安东都护府旧例,可是可以征调朝鲜兵马的。”

    众人愣了一下。

    段晖说道:

    “不对吧,大唐安东都护府是有统御朝鲜岛的权力,但是当时岛上主要是高句丽、新罗、百济三族,并非是如今的朝鲜人。”

    唐谨行却说道:

    “朝鲜奉我大明为主,他们也饱受女真人的侵扰,我们要安定东北,那朝鲜人出兵出人,不是也很正常?

    这句话说完,在场无论文武,都发出了附和的声音。

    李成梁听完了也觉得很有道理。

    但是他又说道:

    “可是朝廷没有明确我们节制朝鲜的权力,我们这么做,会被言官弹劾的吧?”

    唐谨行说道:

    “如果是朝鲜主动出兵呢?如果朝鲜愿意出兵协助我们清缴东北,那朝廷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