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3章 升官正四品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33章 升官正四品 (第2/3页)

监督有司衙门执行阁臣制定的国策。

    沈一贯看来,这个职位简直就是苏泽给自己量身定制的。

    如果苏泽真的就任这个职位,那就真如坊间所说,他真的成了“影子阁老”,也就是不是阁老的阁老了。

    所以沈一贯才真的怀疑海瑞和苏泽勾结,要不然海瑞怎么会豁出名望,和苏泽“配合”,推荐他出任中书检正官。

    苏泽是万分冤枉。

    他真没想出任这个职位。

    按照苏泽的想法,成立中书门下五房后,就应该低调一点,然后慢慢增加这个部门的存在感,减少六部九卿衙门的抵触情绪。

    如果是高拱,大概会找个办事干练,但是性格比较软弱的门生故吏担任。

    可海瑞这份推荐奏疏,把自己架到火上烤了。

    海瑞推荐了自己,那其他有能力的官员自然不会想要出任这个中书检正官。

    因为无论是谁做这个中书检正官,都会被拿来和自己比较,这时候干得是应该的,干不好就是没能力。

    任何一个年轻有为的官员,也不愿意将自己放在这个境地上。

    苏泽想到自己突然袭击内阁,把高拱架在火上烤的时候。

    果然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自己推着高拱扩张阁权,海瑞推着自己担任这个中书检正官。

    可以想见,如果皇帝真的同意海瑞的奏疏,让自己出任这个中书检正官,那清闲的日子就彻底告别了。

    一想到这里,苏泽又觉得苦涩。

    就在众人谈话的时候,申时行突然来到了报馆。

    自从担任武选郎后,申时行的公务繁忙,已经很少来报馆串门了。

    见到苏泽之后,申时行拱手道:

    “子霖兄,你的奏疏通过了!”

    “啊?!”

    罗万化和沈一贯都惊讶的看向苏泽,他们预料到苏泽的奏疏可能通过,但是却没想到皇帝能如此果断的通过苏泽的奏疏。

    苏泽也愣了一下,系统之力果然恐怖如斯。

    申时行说道:

    “听说是殷阁老入宫面圣,说服了陛下,成立中书门下五房。”

    “陛下已经下了谕旨,中书门下五房设在内阁下,设置正四品中书检正官,再设五房公事,选调年轻实干官员担任。”

    竟然是殷士儋?

    苏泽有过很多猜想,没想到竟然是殷士儋入宫面圣,说服了皇帝。

    他到底是怎么说服的?

    比起其他,苏泽更关心这件事,苏泽问道:

    “殷阁老是如何说服陛下的。”

    申时行疑惑道:

    “好像是殷阁老真的要致仕了,给陛下上了辞表。”

    沈一贯说道:

    “那殷阁老的辞表,应该已经到了通政司。”

    苏泽站起来道:

    “先去通政司,看殷阁老的辞表。”

    众人也跟着苏泽站起来,一起冲向通政司。

    大明的公文流转透明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很多明代大臣的笔记中,都有大量摘抄的奏疏。

    朝廷发生什么大事,官员们就会冲到通政司或者有司衙门,直接摘抄奏疏。

    苏泽一开始的时候也不适应,后来也就慢慢适应了,看来大明才是真正的透明政府。

    等苏泽到了通政司,通政司前已经开始排队了。

    这些都是来打听中书门下五房成立的消息,苏泽见状不妙,立刻拉着众人,从通政司的后门进入司内。

    今日通政司后,苏泽立刻来到经历司,找到了忙的焦头烂额的经历官徐叔礼。

    “殷阁老的辞表?”

    徐叔礼没想到苏泽竟然要看这个,他从一堆奏疏中翻出殷士儋的辞表。

    苏泽直接接过这份辞表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苏泽直呼好家伙!

    殷阁老你这套国体论,怎么看起来这么眼熟啊?

    但是仔细一想,殷士儋这套理论其实也是符合历史大势的。

    一个很反直觉的历史事实,从工业革命到一战前,君主制是在不断的加强的。

    工业时代以后,君主手里的资源大增,压倒了曾经能压制王权的贵族封君阶层。

    法国、俄国、普鲁士,都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依靠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