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8章 内阁又出缺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438章 内阁又出缺 (第3/3页)

会儿去签收带回倭国。”

    “遵命!”

    “黄主司和朱副司有关倭国的情报,陛下和阁老们都很满意,你们的功劳通政司也是一笔一笔记着呢,朝廷不会亏待你们的。”

    “多谢通政使大人,下官和黄主司必定为大明鞠躬尽瘁!”

    李一元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通政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九卿衙门排行第一的衙门,除了整顿天下驿路,掌管公文传递通道外,最重要的就是海外通政署了。

    随着航海时代的到来,大明这头“巨兽”,总算是开始跌跌撞撞的扑向海洋。

    而等到大明这头“巨兽”进入海洋后,它才赫然发现,海洋是如此广阔和美妙!

    海外庞大的利润,这些都是妥妥的增量利润。

    在看到这些利润之后,大明的顶层们开始前赴后继的加入到这场狂欢中。

    和原本在国内卷存量不同,卷存量就是要在普通百姓手里夺食,兼并土地就是要和朝廷抑兼并的国策作对。

    而海外增量就没有这么多限制了,甚至在海外《大明律》都不适用了。

    大明这些海外的通政署,每年给大明带回来大量的情报,在本地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其中一些情报,只要稍稍透露出去,就能让人发大财。

    倭国通政署更是如此。

    朝鲜贫瘠,又是大明排行第一的藩属国,对大明十分的恭顺。

    南洋虽然富饶,但是遍布原始雨林,还有使用毒箭的土人。

    倭国就不一样了。

    这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成熟经济系统,并且拥有庞大白银和黄金储量的国度!

    更加美妙的地方,倭国各方势力为了夺取所谓“天下人”的地位,正在进行血腥残酷的厮杀。

    倭银公司垄断了对堺港的贸易,但是有更多的船队前往倭国,他们在倭国的其他港口靠岸,换取其他大名手里的白银。

    虽然他们没有特许贸易的优惠,但是这些利润也可以支持起船队的往来了。

    倭国通政署的成绩,就是通政司的成绩,李一元面对这个给自己刷政绩的机构,自然是笑脸相迎了。

    李一元这么殷勤,还有一个原因。

    殷阁老要致仕了。

    在中书门下五房的辅助下,殷士儋最后这点工作已经完成。

    就在昨天,殷士儋又上辞表,但是这一次他已经闭门不出,不再去内阁上衙了。

    按照流程,殷士儋再上两次辞表,皇帝就会亲自批准他辞职归乡了。

    而以如今内阁工作的繁重程度,必然要增补阁臣!

    又到了增补阁臣的时候了!

    李一元作为九卿,也是阁臣的候选人之一。

    谁不想入阁啊,况且是内阁权力大大加强,凌驾于六部九卿衙门之上的今天。

    李一元要入阁,自然要有政绩。

    海外通政署就是最好的政绩。

    李一元看向朱俊棠。

    作为部门主官,李一元看过朱俊棠的档案。

    为父鸣冤的宗室子弟,又被皇帝赐入国子监读书,然后考上举人,曾经是苏泽的弟子。

    朱俊棠的履历堪称完美,唯一的问题就是学历差了一点。

    李一元带着笑容说道:

    “你曾经是苏检正的弟子吧?来京以后有没有拜见恩师?”

    朱俊棠愣了一下,连忙说道:“卑职身负倭国通政署的公务返京,没有完成公务之前,还不曾去恩师府上拜见。”

    是个懂规矩的。

    李一元说道:

    “倭国通政署干系紧要,你还是要尽快返回堺港的。不过本官还是能帮你通融一下,让你在京师逗留几日的。”

    朱俊棠立刻明白了李一元的意思,高兴的说道:

    “多谢通政使大人成全!”

    送走了朱俊棠,李一元再次开始思考,这次如果要增补阁臣,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应该就是吏部尚书杨思忠了。

    想到这位素来就有“识人之明”的吏部尚书,李一元就觉得恶心!

    将自己拉回通政司受罪,就是杨思忠干的!

    什么识人之明!不过是打击报复罢了!

    李一元眯着眼睛,这次一定要抢在杨思忠前入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