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2章 起航  1994:菜农逆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42章 起航 (第1/3页)

    来通知陈家志的是前几天那名村干部,名叫康行义,其实也只是村里的办事员。

    得了消息后,陈家志也没耽搁,先去繁荣村和康行义见面。

    当面就丢给他一包烟,询问道:“康哥,蔬菜科是什么部门?”

    “你这也太客气了,我先带你过去,边走边说。”

    拿人手短,康行义近几天收了他不少烟,也提供了不少信息。

    “蔬菜科是罗南农业公司下面的四个部门之一,公司负责全镇的农业生产和服务,农机管理站、排灌站、交管站、种子、肥料等等都是它的下属单位。

    蔬菜科则是管全镇蔬菜生产的,你这要包的面积太大,书记便让我报给了蔬菜科。”

    等到了罗南农业公司时,陈家志也把相关管理机构了解得七七八八。

    除了蔬菜科,农业公司还有农业科、企业科和财务室三个部门,领导岗位则是一副两正三名经理。

    陈家志问道:“康哥,繁荣村村委又是什么想法呢?”

    康行义摇了摇头,“书记和主任最近都挺忙,让我带你找蔬菜科,请他们给你安排合适的地,我们罗南镇地还是很多的。”

    这点倒是不假,陈家志近几天都在附近跑,正是秋收季节,金黄的水稻铺满了田野,而蔬菜的面积相对要少些。

    至于书记和主任很忙,他不太相信。

    “罗南镇以前主要是种粮棉油,几年前才开始种蔬菜,不过现在愿意种菜的人少了,都想进厂上班。

    就像我们繁荣村,村里有鞋厂、服装厂、沥青厂、预制板厂、建筑工程队,哪一样不比种地强?

    现在土地都承包给了专业大户,不过像你这样包几百亩的确实还没有。”

    从繁荣村到罗南农业公司并不远,没聊一会儿就到了。

    陈家志也从康行义口中弄明白一件事,繁荣村村委租地给他的意愿并不强。

    不过繁荣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确实挺富有,村办企业就有好几家。

    康行义带着陈家志先到了蔬菜科,随后科长又带着他到了经理周金根的办公室。

    周金根态度也挺客气,寒暄过后直入主题的聊了起来。

    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上海的蔬菜需求越来越大,在1994年开始实施第二次‘菜篮子工程’。

    同时提出了南菜北移,即南边乡镇的园艺场向北边转移。

    罗南镇也接到了减少粮田,增加菜田面积的任务,当下周金根也正在为这事发愁。

    本地人种地意愿越来越低,外来菜农倒是不少,却不成气候。

    陈家志的到访就像是瞌睡来了立马有人递了枕头过来。

    他很详尽的问了租地需求、主种蔬菜等等信息,随后又拿来罗南镇的地图,介绍了部分村子的情况。

    罗南镇从1987年开始,才由粮棉油转为种蔬菜,发展时间较短。

    现下还是粮食为主。

    不过粮食的收益低,即使是蔬菜和水果,效益也并不是很高。

    陈家志和他的沟通相对比较愉快,心中也有了留下建场的想法,便请周金根推荐具体位置。

    周金根跟着便把目光对着了没有存在感的康行义,“老康,这么大的客户你们繁荣村瞧不上?”

    康行义眼神尴尬地四处瞟,“书记和主任这两天都忙。”

    “是真忙,还是假忙?”

    “真忙真忙。”

    周金根眼神狐疑,但也没再追究,“陈老板,你想租地,可能还得再等等,给点时间给我们做做工作。”

    “应该的。”他以为又是趁机吃拿卡要的那套把戏,便邀请他一起吃饭喝酒。

    “先把工作做好再喝酒也不迟。”周金根摆了摆手,“不瞒你说,罗南的土地承包也发展了不少年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在专业户承包中,外来户承包的土地,逐年在贫瘠化。

    因为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外来户往往只图眼前利益,不肯为长久打算,施肥只施化学肥料,不肯多施有机肥和人粪,影响长效和后续增产。

    久而久之,不少村子在承包时都更倾向于本地农户,同时还要鼓励他们从长远利益着眼保护土地肥力。

    但罗南哪有那么多愿意种地的专业大户。

    而且,陈老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