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7章 全场人的寄托  1994:菜农逆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87章 全场人的寄托 (第1/3页)

    黄瓜园镇也在龙川江畔,同时成昆线在此设站。

    坝区地形平坦,水源和交通也皆是上乘,确实适合发展蔬菜大棚。

    陈家志考察过后,也初步考虑在此投资建100亩大棚,配合地方打造示范园区。

    赚钱是其次,他更看重示范作用,带动育苗场发展,以及和地方政府搞好关系。

    同时云岭农业有造血能力,账上有钱,必要时还有银行贷款,资金不成问题。

    另外时间也比较充裕,等大棚和配套的设施建好,刚好赶上冬早蔬菜移栽。

    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合适,失败了也不会伤筋动骨,所以他觉得可以投。

    接连几天时间,陈家志和李秀都奔走于元谋和黄瓜园镇。

    为了方便工作,县里也给他推荐了名本地的人才,起兴怀,高中毕业,长期在家务农。

    其家里情况也特殊,其长兄和王永祥一样,也是乡镇科技干事,但三年前牺牲在了一次处理农村纠纷中。

    据说当时村民闹矛盾,打架斗殴,打输了的那人便回家拿了捆炸药冲进人群,且已经点燃引线。

    当时40余人都被吓得不知所措,是起兴怀的哥哥及时用身体挡住了炸药。

    县委也对此进行了表彰,并给予了起兴怀家里一些帮助。

    这三年里,起兴怀也经常参与指导村民农业种植技术,同时自己也是蔬菜专业种植户。

    此次陈家志需要招人,当地就推荐了25岁的起兴怀。

    其本人除了挣工资外,也报了学习了解大棚种菜技术的心思。

    在起兴怀的带领下,陈家志很快就熟悉了本地环境。

    经过和农业局沟通,也定下了100亩大棚示范区的范围,不过现在还是一片早玉米地。

    得等玉米收获后才能拿地。

    不过元谋热坝区可以做到一年三熟,等不了个把月玉米就能收获。

    期间也刚好可以做前期准备工作。

    在元谋呆了一周时间,4月13日时,陈家志便准备离去。

    李明坤把陈家志和李秀送到了火车站。

    “李场长,以后你的担子又重了,除了元马,以后也要多跑跑黄瓜园镇。”

    李明坤既感觉到了压力,也享受到了被人信任的滋味。

    “我也只能竭尽所能了。”

    陈家志给他点了烟,“不了解的依然随时可以和我打电话,不要逞能,也要随时保持学习。”

    “我晓得的。”

    来元谋前,李明坤其实也没啥大棚种植经验,除了自己摸索外,陈家志也在给他远程传授经验,同时每次来也都会深度交流。

    结合实践,李明坤如今在大棚种植上已有些心得。

    但也有诸多欠缺。

    就目前的番茄、黄瓜和茄子的总产量而言,陈家志知道还有不少的进步空间。

    陈家志又说:“有些事也可以交给王永祥和起兴怀去做,他们本地人交流起来有优势,有机会也可以再招几个‘科技干事’进来。”

    李明坤苦笑道:“我也想,但哪有那么容易。”

    不论起兴怀哥哥的故事,抑或是王永祥的表现,都证明元谋这群‘科技干事’出身的基层技术推广人员有很过硬的素质。

    有文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