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第1/3页)
等到天下局势发生变化的时候,您就可以派遣一员得力的大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宛城和洛阳进军,而您自己则亲自率领益州的大军出兵秦川。”
“到那时,百姓们怎么会不拿着食物和美酒来迎接您呢?”
“诚如所言,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正说得兴起,突然话锋一转,从怀中掏出一幅地图,展开后平铺在桌上。他指着地图上的各个地方,对刘备详细讲解道:“将军若想成就一番霸业,就必须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如今北方的曹操占据了天时之利,南方的孙权则拥有地利之便,而将军您则可以凭借人和来与他们抗衡。”
说罢,诸葛亮将地图挂在墙上,让刘备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上面的内容。他接着说道:“这便是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此地地势险要,资源丰富,若能将其纳入囊中,必能为将军的事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刘备凝视着地图,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诸葛亮见状,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先夺取荆州作为根基,然后再进军益州,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基业。如此一来,便可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与曹操、孙权分庭抗礼。”
说到这里,诸葛亮猛地一挥手臂,语气坚定地说:“待时机成熟,我们便可挥师北上,图谋中原,统一天下!”
刘备听完诸葛亮的这番话,心中豁然开朗,不禁喜出望外。他激动地对诸葛亮拱手说道:“先生所言,犹如拨云见日,令备茅塞顿开啊!”
然而,刘备的喜悦之情并没有持续太久。他的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面露难色地说道:“可是……荆州的刘表和益州的刘璋,他们都是汉室宗亲,我又怎能忍心去抢夺他们的地盘呢?”
诸葛亮站在营帐之中,手中羽扇轻摇,他的目光望向营帐外的天空,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夜观天象,刘表命数已尽,恐怕不久之后便会离世。”
刘备听闻此言,心中一惊,他连忙追问:“那依先生之见,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刘璋并非能成就大业之人,西川之地虽广袤,但他难以守住。久后,这西川必定会归将军所有。”
刘备听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口中喃喃道:“先生未出茅庐,便已知天下三分,真乃万古之人所不及也!”
刘备停下脚步,走到诸葛亮面前,恳切地说道:“备虽名微德薄,但仍有一颗匡扶汉室之心。愿先生不弃我这鄙贱之人,出山相助,共图大业。”
说罢,刘备双膝跪地,向诸葛亮拱手叩头,态度恭敬至极。
诸葛亮见状,赶忙上前扶起刘备,说道:“亮久居隆中,以耕锄为乐,实在懒于应对这世间之事。”
刘备闻言,脸色一沉,露出些许失落之色,他再次问道:“先生,难道真的不肯出山相助吗?”
诸葛亮缓缓地转过身去,他的背影显得有些决绝,然后他用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说道:“实在难以从命啊。”
刘备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哀求,他继续说道:“先生啊,如果您不肯出山相助,那这天下苍生又该如何呢?”随着他的话语,泪水渐渐地在他的眼眶中积聚,仿佛随时都可能滚落下来。
诸葛亮听到这里,心中不禁一动,他慢慢地回过身来,目光恰好落在了刘备身上。只见刘备此刻正双膝跪地,他的身体微微前倾,满脸都是对苍生的忧虑和对诸葛亮的恳切期望。
诸葛亮被这一幕深深打动了,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他毫不犹豫地走到刘备面前,双膝跪地,然后手持羽扇,拱手作揖,郑重地说道:“为了实现将军的志向,亮愿意竭尽全力,效犬马之劳。”
刘备听到这句话,心中的喜悦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急忙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连忙伸手将诸葛亮扶起,激动地说道:“先生快快请起,有先生相助,我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