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谁在听 (第1/3页)
天光乍破,晨曦为连绵的废墟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林风再一次来到了泉边,在熟悉的位置坐下,身形如同一块沉默的岩石。
他闭上眼,不再试图去沟通,不去安抚,甚至不去思考。
他就只是存在于此,如同一棵树,一块石头,一捧泥土。
起初的几日,周围的草木依旧会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习惯性地将叶片与花盘朝向他,那是一种源于本能的、对庞大意识源的趋附。
但渐渐地,当它们发现这个意识源只是静静地存在,不索取也不给予,不命令也不回应时,那些细微的摆动便迟疑了。
一株胆大的狗尾草率先扭回了头,去追逐真正的阳光。
紧接着,是第二株,第三株……十数日后,林风再睁开眼时,周遭已是一片自在摇曳的绿意,风过时它们便起舞,风停时它们便安歇,再无任何一株植物会为他的到来而特意转身。
不远处的简陋木棚下,柳如烟放下了手中的一枚玉简,玉简上刻画的灵力流向图谱趋于平缓。
她一直在这里,监测着这片区域的“意识场”。
她欣喜地对身旁的楚瑶说:“空气中那种无形的‘关注密度’下降了。它们开始能区分开‘一个强大意识的存在’和‘这个意识正在注视它们’的区别了。”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柳如烟趁热打铁,以泉眼为中心,用一百零八块蕴含着微弱灵力的石子布下了一座“静默回应阵”。
这阵法并无攻防之能,它的唯一作用,是为这片土地立下一个新的规矩:任何意识的波动,无论是林风的,还是来自那道裂痕的,都不得再直接作用于任何一个个体。
它们的影响只能通过最原始的方式间接反馈——风会因此变得更轻柔,水会因此变得更清冽,阳光会因此变得更温暖。
意识,从一种可以直接操控万物的“神权”,被降格为一种只能影响环境的“气息”。
与此同时,楚瑶在幸存者们建立起来的简陋村落里,也推行着一种全新的秩序。
她称之为“无言契约”。
村中的交易不再需要签订任何文书,买卖双方只需各自捧着一只陶碗,掌心相贴,在众人的见证下,静默地感受三次呼吸的时间。
这三息之间,彼此的诚意、商品的质地、未来的期许,都将通过温热的掌心与粗糙的陶土,传递给对方。
当村中出现争端,楚瑶的调解方式也同样独特。
她不问是非曲直,只是架起一口锅,让对立的双方共同煮一锅粥。
从淘米、生火,到加水、搅拌,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由两人协力完成。
他们可以全程怒目而视,可以一言不发,但必须共同守着那锅粥,直到米粒翻滚,香气弥漫,直至最终的气味完全融合。
一位跟随林风已久的老修士满心担忧:“楚瑶姑娘,人心隔肚皮,若有人心口不一,背叛了契约呢?”
楚瑶只是微笑着,指了指那只平平无奇的陶碗,又指了指那锅冒着热气的粥:“那就让味道告诉你。”
起初众人将信将疑,但奇妙的事情很快发生了。
几日后,村里两个积怨已久的猎户因为一块兽皮的归属而争执不下,被“罚”去共煮一锅粥。
两人全程黑着脸,一个添柴时故意把火烧得过旺,另一个搅拌时便赌气般地搅得三心二意。
结果,一锅好好的米粥被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