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没人拜的神最灵 (第2/3页)
起不来床!”
汤很快就煮好了,水色澄澈,只有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
在众人或惊疑或担忧的目光中,张阿妹第一个盛了一碗,仰头一饮而尽。
接着,她又给几个平日里交好的邻居盛了汤。
夜里,村里十几个喝过汤的人都安然无恙,唯独村头最皮的那个顽童,因为白天偷吃了半生不熟的野果,半夜里捂着肚子哭闹不休。
第二天,这事成了全村的笑谈,众人笑称:“看来树神也只罚懒骨头,专治嘴馋的娃。”
自此之后,再无人去老槐树下焚香祭拜。
那层神秘的光晕也似乎渐渐淡去,成了人们口中偶尔提及的奇闻。
不过,这棵老槐树却因此成了村里的新地标。
它枝叶繁茂,遮蔽出一大片阴凉,村民们反而更喜欢在树下聚集,煮一锅清茶,三三两两地闲聊,商议着村里的杂事。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处安置点的楚瑶,正经历着一场无人知晓的战争。
她连续七个夜晚,都做着同一个梦。
梦里没有画面,只有一段挥之不去的旋律:空灵的青铜铃声,混杂着婴儿无助的啼哭,循环往复,像是要钻进她的骨髓。
起初她以为是日有所思,但很快,她便意识到这并非普通的梦魇。
这是系统的残余部分,在尝试用最原始、最能触动生灵本能的方式,建立一条“情感共鸣通道”,试图诱导所有幸存者进入一个统一的意识频率,最终将他们重新格式化。
第八夜,在入睡前,楚瑶从贴身的行囊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色泽灰败的丹丸,毫不犹豫地吞了下去。
这是谢昭华早年炼制丹药时偶然得到的副产物,名为“乱神丹”,无益于修为,却能极大地扰乱神识的同步与共鸣。
当那熟悉的铃声与啼哭再次在梦境中响起时,楚瑶没有像前几晚那样被动承受。
她猛地“睁开”意识的双眼,张开嘴,用尽全身力气,放声高唱起来。
她唱的是一首海边渔民在拉网时吼的渔歌,不成曲调,荒腔走板,充满了最原始的生命力与汗水的咸腥味。
那歌声像一把粗糙的石刀,硬生生地楔入了铃声与哭声组成的完美旋律中,将其撕扯得支离破碎。
梦境剧烈地震颤,最终如镜面般崩塌。
楚瑶猛地从睡梦中惊醒,只觉得头痛欲裂,一股温热的液体从鼻腔流下。
她伸手一抹,是血。
但她看着指尖的殷红,唇边却绽开了一丝疲惫而满足的笑容。
她低声对自己说:“吵不死的梦,才是活人的梦。”
槐树之下,姜璃透过叶片间的光影,静静地“观察”着树下发生的一切。
一场争论正在进行,核心是新开掘的水源该如何分配。
一方是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他们认为自己出力最多,理应分得更多的水。
另一方则以几个老人为首,他们引述着姜璃还在时定下的规矩:“强者不该多吃多占,当以护佑弱者为己任。”
“可我一天挑了二十担水,膀子都快断了!”一个汉子涨红了脸反驳,“凭什么跟一天只挑两担的人分一样多?”
争执不下,气氛逐渐变得紧张。
就在这时,一阵不大不小的旋风从河面吹来,卷过槐树的枝叶。
万千叶片瞬间齐齐颤动,它们在地面上投下的光影急速变幻,最终竟阴差阳错地拼出了两个扭曲的字形。
那字形模糊不清,细看之下,像是“……问……他……”。
这本是风力、叶序与日光角度的偶然巧合,但在争吵的众人眼中,却成了神启。
他们愣住了,有人指着地上的光影,结结巴巴地说:“树……树神显灵了!它说……问……问他们?”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他们”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