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现代性与来自英国的消息 (第1/3页)
茶花女遗事演后感赋
[近代]李叔同
东邻有女背佝偻,西邻有女犹含羞。
蟪蛄宁识春与秋,金莲鞋子玉搔头。
拆度众生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
孟旃不作吾道绝,中原滚地皆胡尘。
——
对于玛丽·杜普莱西这个人,米哈伊尔通过一些传记、回忆录以及他最近打听到的一些消息,当然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关于她的经历,简单来说就是她爸经常家暴她的母亲,她的母亲忍无可忍跑了之后,她爸先是把她和她姐姐扔给亲戚照顾,她的亲戚对她同样不好,后来她爸又把她卖给当地一个富老头当情人。
直到后来她爸得梅毒死了,她才来到巴黎闯荡,之后经过不少金主的包装才蜕变成了有名的茶花女。
有着这样的经历,无论她有着怎样的三观和行为其实都不奇怪,但同时代的很多名人对她的评价都相当不错,就像李斯特说的那样:“一般来说,无论是对玛丽蓉·德·洛尔墨这一类人,还是对曼侬·列斯戈那一类人,我都不怀偏见。但是,这一位实在是绝无仅有。她的心肠太好了”
不过李斯特说归说,但他还是拒绝把自己的生活与她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甚至不同意按照她的愿望,陪她去东方做一次旅行。
当然,在如今这个时代,类似的悲惨事件实在是有太多太多了,就像米哈伊尔想搞一个大一点的裁缝店,那么肯定就得多招点人手,米哈伊尔本来还想着做一个简单的筛选,但听来的许多经历实在是把米哈伊尔听得有点沉默了,为此又给了不少钱出去。
只能说,革命老区是真的有道理的。
而说回茶花女身上,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女演员这一职业也常常要面对潜规则和需要人包养之类的事,但拥有一份谋生的手段,总归是多了另一种可能。
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一时期的法国,贞操不太重要实则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在生存艰难的时代,性总归也是一种生存资源,也正是从这一角度来说,“妓女”这一文学形象才贯穿了东西方文学几千年,因为这实在是很难回避的一个社会现实。
不过到了后世,这一形象某种意义上已经消解掉了亦或者是转换成了别的形式,毕竟倘若因为现实问题不得不如此,那么无论如何都应得到一定的理解和同情,但是为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由此或许可以回到波德莱尔那句看似荒诞实则已经包含了现代性的审美的话了:“我们血液里都有共和的精神,就像我们骨头里都有梅毒。我们是民主的,也是梅毒的。”
“也是梅毒的”又何尝不是一种冷嘲热讽和悲凉?
未来并非尽善尽美,而是呈现出了另一种荒谬,倘若如今的法国人属于梅毒,那么未来的现代人又是属于什么的呢?现代人又应当如何解脱呢?
这便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大主题。
当然,这是属于未来的事情,如今的米哈伊尔在得到了玛丽·杜普莱西的地址后,也是留下一句:“期待您的回复”,接着便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了。
而米哈伊尔这么干脆利落,不论是帮他介绍的青年特奥菲尔还是玛丽·杜普莱西都被整的有点不会了,这就走了?后续呢?
特奥菲尔对于米哈伊尔这样的行为是最疑惑不解的,就这?这位米哈伊尔先生不是既有才华又有财力吗?再加上他这样的相貌,难道还害怕自己被拒绝不成?
那么就是单纯没看上?
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好好像也有点可能,毕竟据说他在俄国可是什么花样都尝了一个遍,简直难以想象.
而玛丽·杜普莱西同样有点纳闷,本来她更多的还是认为这是对方想要吸引她的手段,现在看来好像还真不是这样?
那么剧本的话
稍稍想了一下,其实依旧没把这个剧本当回事的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