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也想拥有闪亮人生的奉献型二姐(41) (第2/3页)
向恒山已经上三年级了,不是三到五岁的幼儿,这个时候已经对一些自然规律、社会秩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刚才金穗看到这三个小孩围着一只菜虫进行虐待,看似是好奇无知,但从他们脸上的笑、兴奋甚至是想用“撒盐”的方式,让金穗意识到这不是一件小事。
这种行为的背后透出一个信息,他们正在从虐杀的行为中获得快乐。
人是能从暴力宣泄中获取快感的动物,这种行为从人类婴幼儿开始就有表现出,只是大多数人会在教育的规训下控制自己的行为。
但总会有人对这种快感上瘾,最后发展成虐待猫狗等哺乳动物。
甚至还有人会在互联网上发视频以博眼球博流量。
这种获取快乐的方式是最直接也是最低级的。或许这三个孩子对待其他哺乳动物友好,但很显然在向恒山的认知里,昆虫不是动物。
可实际上就算是虫子,也有和哺乳动物类似的痛觉通道,它们也会有趋利避害的行为。
“这不是虫子会不会痛的问题,也不是它是害虫或是益虫的问题。”金穗耐心告诉他,“是你做件事就有问题。”
“为什么?”向恒山说,“它吃青菜,是害虫,为什么不能弄死它?”
“那你晚上睡觉时有蚊子咬你,你是把蚊子拍死,还是抓住它把它的腿、翅膀一一拔掉?”
金穗指着地上那只已经没有动静、缩成一团的青虫:“你刚才拿木棍用力戳它的行为太残忍了,生命是用来尊重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人,它是虫,就以虐待它取乐。”
大自然中,吃和被吃每天都在上演。人类社会中,牲畜也成了餐桌上常见的食物。
但杀和虐杀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生灵都是有它们存在的道理,害虫和益虫也是我们人类定义的,它不是故意吃青菜,它是为了生存。”
不能因为一个生命被划为有害的行列,暴力就能自动获得赦免权。
“你可以不喜欢它,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