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78章 昊天布局,推动至高天之争;林宸筹备,布阵制卡阎罗王!  神诡制卡师:开局百鬼夜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378章 昊天布局,推动至高天之争;林宸筹备,布阵制卡阎罗王! (第2/3页)

这两大宗教发展的重要节点。

    关系着儒家的崛起、颠覆,以及道教的起源诞生。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交了那震动未央宫的《天人三策》。

    提出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理论。

    至高至上的“苍天”意志,被董仲舒以煌煌儒术,与人间皇权死死捆绑铆合在了一起。

    天子、天子,便是天意之子。

    从此,儒教彻底登上了神坛,成为华夏第一大显学,也把天之意志抬到了最高。

    而儒教的官方至高神就是昊天!

    昊天上帝就此稳居云端,俯瞰万神,成为这华夏神序里无可争议的至高神。

    但是独尊儒术,锁住了百家争鸣的生机。

    汉武帝晚期,又经历了外神推动的“巫蛊之祸”,终于让汉朝渐渐走向衰亡。

    而汉朝的衰落灭亡的关键点,就是张角掀起的黄巾起义。

    林宸现在才意识到,这不是普通流寇、反贼的口号。

    这是斩向“苍天”秩序的宗教神学战斧!

    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向昊天引领下的儒教体系,发起了挑战。

    不仅是为了改朝换代,还是为了换天!

    虽然黄巾起义,最终没有成功,但已经明显动摇了天之意志。

    从此诸侯军阀并起,汉室名存实亡。

    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同时期的五斗米道,正是被后世视为道教的起源和开端!

    汇聚了原始巫祝、道家哲学、神仙方术、黄老玄风的道教,终于登上了华夏宗教神话的舞台。

    汉朝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清谈风行朝野,炼丹求仙蔚然成风,道观香火缭绕群山。

    道教是发展迅速,迅速崛起成为第一显学,从而和儒教开始分庭抗礼。

    从宗教的更替来回顾历史,明显是新生的道教,推翻了独霸官方主要地位的儒教。

    儒教的衰落,对应的昊天上帝自然也不会好过。

    自汉室崩塌,昊天上帝便如同西斜的残阳,在道教勃兴的浪潮中黯淡、退隐。

    而道教推出的玉皇大帝,逐渐取代了昊天上帝,慢慢成为了民众眼里华夏神话里的“最高”神祇。

    玉皇大帝,就是道教出身,汉朝之后,从东晋开始成型的。

    时间也对得上,这么多的巧合,再一次印证了林宸的猜想。

    林宸梳理了一遍天之意志、华夏至高神的更替演变后,彻底明悟。

    那王蛟说的“代天封神”,目的已经昭然若揭。

    这是被拉下神坛、权柄旁落的昊天意志,在沉寂千载后掀起的凶猛反扑。

    祂要重夺天之意志!

    所以以昊天为尊的《封神演义》,才会在以玉皇大帝为尊的《西游记》之后,推出发行。

    祂要集结失落的星辰权柄,重建属于祂的“苍天神序”。

    祂要在玉帝统御融合的华夏天庭之外另起炉灶,重建一个只听命于“昊天”的平行神国。

    就是为了扭转民间信众的思想风向,夺回一些信仰的土壤。

    这也是建立【封神会】的目的,和当初的黄巾起义一样,祂也要颠覆原先的神序。

    林宸靠着前世的神话知识,推演出这背后的隐秘,不禁汗流浃背。

    自己卷入的,竟然是两大至高天的大道之争?!

    这是被取而代之的旧天,与稳坐神庭的新天,以人间神序为棋盘,以万神信仰为筹码,进行的大博弈。

    现在,诡异入侵,外神觊觎。

    代表华夏本源最高力量的双方,竟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仍将神灵伟力、无穷算计,倾泻于这同室操戈的内耗之中。

    怪不得人类如今被打得节节败退,丢失了那么多城市区域。

    这是学某位大聪明委员长,“攘外必须安内”是吧!

    就不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先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外神诡异先赶走吗!?

    “罢了……”

    林宸发出一声沉重到极致的叹息。

    带着愤怒与无奈,他缓缓收敛心神。

    既已落子,便再无退路!

    从林宸选择以水浒英灵为根基,接引这天罡地煞各种星灵的那一刻起。

    他便已天然站在了封神会和昊天意志的对立面上。

    林宸也分不清谁是正,谁是恶。

    但他知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大道争锋,如同旋涡,甚是凶险,远超任何诡域魔主。

    唯有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