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韩平的震惊,不忘初心的优势 (第3/3页)
求生的小人物。
韩平慢慢地把文件夹合上,放在茶几上,发出一声轻响。
他抬起头,看着李轩,表情复杂到了极点。
“李轩,你的这个……格局,我佩服。”
韩平的声音很沉,他没有说反话,是发自内心的。
把镜头对准这些被主流社会遗忘的角落,对准这些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普通人,这本身就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慈悲。
作为一个电影人,韩平打心底里尊敬这种选择。
“但是……”
“在商言商.,,,,”
韩平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茶几上点了点。
“你别忘了,你跟王磊签的是什么。那是对赌!赌的是华艺的股权,赌的是你未来十年的自由!”
“你拿这么一个题材去赌?一个聚焦边缘人士,通篇透着‘丧’气的本子,你告诉我,它的商业优势在哪儿?它的票房要从哪儿来?”
韩平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砸得很重。
“《源代码》你赢了,赢得漂亮,但那是你剑走偏锋,用故事的巧劲儿得到了胜利。可这次不一样!王磊把华艺一半的资源都压上来了,让你拍一部能赚钱、能拿奖的商业大片.”
“这不是自信,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想要达到这种地步,拿出《隐入尘烟》那种级数的作品来,可赢不了对赌”
韩平一口气说完,端起茶杯猛灌了一口,胸口还在起伏。
他觉得李轩是被《源代码》的成功冲昏了头,忘了电影市场的残酷。
虽然韩平对李轩一开始的期望就是走文艺向的专精,但这一次《源代码》让他看到更多的可能,给予李轩更多的期望和资源。
同时,这部电影还参与了对赌协议。
这也很重要。
对赌。
十年时间的对赌!
李轩一直没说话,就那么安静地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变化。
等韩平说完了,他才慢悠悠地开了口。
“韩总,你说得都对。”
韩平一愣。
“从商业逻辑上,你分析的每一个字,都对。”李轩点了点头,“这个本子,从题材到人物,浑身上下都写满了‘票房毒药’四个字。”
“那你还……”韩平更不解了。
“第一推动力,是想拍,这是我的表达欲,你也知道的.”
李轩的声音很轻。
思绪,飘回了几个月前,从京城回《觉醒年代》片场时坐过的一趟绿皮火车。
车厢里混杂着汗味、泡面味和各种说不上来的味道。
过道上,一个中年男人蹲在地上,怀里抱着一个瘦得脱了相的小女孩。
男人穿得还算体面,但眼神是空的,是一种被生活彻底榨干后的麻木。
他一遍又一遍地,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哄着怀里的孩子:“囡囡乖,再忍忍,到了京城就有救了,到了京城爸爸给你找最好的医生……”
小女孩不哭不闹,就那么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车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眼睛里没有光。
当时李轩就坐在他们不远处,他听见了旁边人的议论。
“……白血病,没救的。”
“……听说有种进口药,一个月好几万,吃不起啊。”
“……去京城也没用,就是个盼头罢了。”
那个男人,自始至终没有理会任何人的议论,就那么抱着他的全世界,蹲在摇晃的车厢里。
李轩收回思绪,看着眼前的韩平。
“韩总,我拍电影,是为了什么?”
他自问自答。
“为了名,为了利,为了站到最高的地方,这些我都要。”
“但如果只是为了这些,我大可以复制一个《源代码》,或者拍一部更炫的科幻片,那样更稳妥,也能获得’差不多‘的东西”
“可我就是一个很急的人,就算是我的上一部作品,也要成为我下一部提升的垫脚石.”
“科幻我要拍,但我要聚焦资源去拍更’高‘的科幻,就像银河奖要求的.硬派的,真正的科幻,而非套一个概念的故事片。”
“其二,聚焦边缘人物”
“我看到过他们的眼神。那种想活,却活不起的绝望。”
“王磊,还有京圈那帮人,他们高高在上,觉得电影就是资本的游戏,观众是可以被数据分析、被宣发操纵的木偶,他们看不到那些人,或者说,他们不屑于去看。”
“所以,我就是要拍给他们看,这是我的优势,作为【小人物】成长到现在的,我的优势”
李轩站了起来,在客厅里踱了两步。
“我要拍一部,就是讲这些边缘人的电影。”
“我不可能在取得了名利之后,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我始终就记得我是那个横店来的群演。”
韩平彻底怔住了。
他看着眼前的李轩,忽然觉得,自己之前那些商业逻辑的分析,是那么的苍白可笑。
这个理由就将韩平说服。
就将他有点羞愧的说服。
自己还在想着王磊的傲慢。
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
韩平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大人物。
但站在李轩面前去出乎意料的觉得自己有些许的矮真的有这种感觉呀。
“韩总。”
李轩停下脚步,转回头。
“我就是要用这个,去赢下华艺,去拿到那个第七代魁首。”
“我要让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牛逼的电影,不是特效有多贵,场面有多大。”
“而是它能讲一个,走进人心里去的故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