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小友(6k) (第1/3页)
罗清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观察时,被观察目标发现了。
除了碳基联邦发现了112光年外的自己,那四位神也同样注意到了自己的存在。
除了30000光年距离的那位“神”是罗清主动沿着大环发射中微子的方向主动找到的。
剩下的三位“神”,都是意外发现的结果。
按照排险者传感器所说,神级文明在纯能化、信息体、低熵态的三个特点之外,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属性。
那就是原子化。
以排险者族群为例,整个排险者文明的排险者个体只有三千多人,而这三千多人的共同目标虽然都是“排除宇宙的风险”,但这三千多人却没有选择互相合作,而是分散在宇宙范围内的各个角落。
按照排险者传感器的说法,在本银河系内的接近个三亿个探测器,都是其中一名排险者制造的。这位排险者寄希望于制造大量的排险者传感器来以量取胜,尽可能减少真空衰变类似的灾难发生。
对于四向胞、三向砖,二向箔这种针对五维宇宙、四维宇宙、三维宇宙的结构性改变武器,这位排险者也是原则上反对滥用。
他更希望黑暗森林法则下的文明通过原始的战争方式,比如光速动能打击,反物质打击等相对无害的方式进行战争。
罗清曾问排险者传感器,除了银河系的那位排险者之外,其他的排险者个体是存在于其他星系吗?比如仙女座星系,大麦哲伦星系等
排险者传感器的答案是否定的,不光仙女座星系和大麦哲伦星系没有,连带着整个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也没有更多排险者了。
本纤维内,只存在一名排险者。
其他排险者一般分布在其他纤维,或者流浪在空洞地区。
这里的纤维指宇宙纤维,又称宇宙纤维状结构或宇宙丝状结构,是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组成部分。
宇宙纤维的尺度非常巨大,银河系所在的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就是双鱼-鲸鱼座超星系团复合体纤维的一部分,只不过本纤维跨度较短,长度只有十亿光年。
另一个典型的纤维状结构是相邻的武仙-北冕座长城,其丝带状长度超过100亿光年,是可观测宇宙直径的九分之一。
本纤维内,这么大的宇宙空间中,只存在一名排险者个体。
除了银河系的3亿颗排险者传感器之外,这名排险者在本纤维中制造的排险者传感器总数量,比人体内的细胞总数量(37万亿)还多的多。
它真的操碎了心。
除此之外,最近的另一位排险者个体在“斯隆长城空洞”,该空洞直径也都超过10亿光年,与银河系所在的KBC空洞是同级别。
KBC空洞直径超过20亿光年,包含本纤维。当然,这里的“空洞”并不是指宇宙空无一物的区域,空洞内只是星体密度相对于宇宙整体来讲少几十个百分点而已,是一个偏僻且静谧的地方。
据排险者传感器说,那个身处斯隆长城空洞的另一位排险者所研究的拯救宇宙的路线和银河系的这位迥然不同,拥有极大的差异性。
这也说明哪怕是在同一个神级文明之内,其内部的神级个体也是拥有极大的个体化差异性的,而且这种差异性,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放大了。
也正因如此,常常以个体的称呼某位神,而非是整个虚无缥缈的神级文明。
银河系内的其他几位被罗清发现的神也是如此。
他们都是以单个个体的形式出现在罗清的眼中的。
罗清最先发现的神,疑似是那个恐龙的“神”。(他也不确定是不是)
在解析了碳基联邦发送的信息之后,他控制着光锥望远镜,朝着大环发射中微子束的方向望去。
目光穿透了银河系的多个旋臂,甚至越过了银河系的中心黑洞,最终在本旋臂的相邻彼端,第三旋臂靠近太阳系的一个位置,发现了这位神。
也无怪乎罗清能看见对方。
眼不瞎的都能看见。
在那个‘神’的附近,有大约400颗被整齐排列恒星,这400颗恒星组成了标准的正方体空间,其中200颗是类似太阳的标准黄矮星,另外200颗则是步入恒星晚年的红矮星。
如果将这400颗恒星比做成一个立体棋盘,那么黄矮星是棋盘上的“暖格”,这些G型主序星,表面温度在5200-5800K之间,光芒带着明显的黄白色,最令罗清震惊的是,这些恒星的光度中等,体积中等,几乎都是标准太阳质量的1.2左右。
矮星则是“暗格”,大多是M型的主序星,表面温度在2800-3300K,光芒是压抑的暗红色,相比于那些明黄色的黄矮星,这些红矮星更难以观察,但罗清还是数清了这200颗红外星组成的一片雾蒙蒙的红区。
幸运的是,附近不存在行星,不然这个四百体文明可就有的受的了。
这红矮星与黄矮星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排列,而是呈现着明显的犬牙交错之势,
比如在东北象限中,红矮星聚集得更密集,20颗红矮星挤在直径0.5光年的空间里,而黄矮星则稀疏地散布其间。西南象限的“断裂带”有一颗黄矮星镶嵌在红矮星的中心,猛烈的明黄色光芒遮挡了7颗红矮星的光芒,让它们的红色变得忽明忽暗。
这种分割包围的特性,这让罗清想到了中国的围棋。
当然,更引人注目的是这400颗恒星两侧尽头各有一颗大质量黑洞和大质量白洞。
事实上,由于缺乏对白洞的理论,罗清也不清楚那颗释放白色的球体区域是什么东西,只能先冠以白洞的名字。
在白洞形成的炙白光芒附近,有一个极其明显的暗影,暗影呈现罗清无法理解的图形。
这是一个具有奇数个面的正多面体,这在数学概念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几何约束(欧拉公式:顶点数-棱数+面数=2),正多面体只能以偶数面存在,比如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等等,这五种正多面体都是偶数。
而对方,是正五面体。
奇数存在的正五面体。
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在数学上成立的结构。
哪怕是在高维空间也不行。
四维空间存在正五胞体,但不可能投影成正五面体,至于五维及以上空间因为单形胞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