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乾隆军事能力有多强?雍正欲直接禅位!(二合一) (第1/3页)
雍正在这时扯了扯身上的大氅,而看向了弘历。
眼眸中露出了好奇。
而弘历抿紧了嘴唇,弹了弹自己放在腿上的手指。
接着。
弘历就毅然站了出来。
这让雍正不禁身子往后靠了些,瞅向了老十三,且伸手示意苏培盛,把炭火搬得离老十三更近一些。
时值腊月。
天寒地冻,瑞雪压檐。
好在养心殿炭火很旺,内部也就温暖如春。
当然,对于素来多病的人而言,还是受不了偶尔飘进来的一股寒气。
老十三也就一直揉搓着膝盖。
老十七则偶尔咳喘了一下。
不过,没多久,老十三倒是没再揉搓膝盖,只老十七的咳喘声依旧偶尔出现。
咳咳!
弘历在等老十七咳喘过后,才进一步阐述说:“但也不能因噎废食!”
“准噶尔若真出其不备,攻入喀尔喀,乃至直逼京师,届时,南方说不定更容易跟着乱起来。”
“所以,我的意思,民力该用就得用!”
“宁肯是白费蜡,也比真的天下大乱强!”
“而只要外部没事,南方就兴不起风浪,毕竟当年三藩之乱都没事!”
“何况,眼下也正是农闲,比明年开春真出现喀尔喀请兵再整兵备战,反而更便于使用民力。”
弘历这么说后,允礼又咳喘了一下。
“老十七,你要不先回去静养?”
雍正这时插嘴问了一句。
老十七摆手:“不碍事,臣弟讨一杯茶喝就好。”
雍正听后便道:“那就每人赐茶一盏。”
弘历这时也看了老十七一眼。
他不得不感叹,这雍正朝的中枢执政还真正多是老弱病残。
雍正自己身子骨不好也就罢了,老十三也不行,更年轻的老十七甚至身子差的终身无后。
宗室中,只有老十六年富力强,但精明强干方面又不足。
至于议政大臣中,也多是康熙朝老臣,只有新进的汉臣张廷玉算是精神奕奕。
这让弘历不禁暗问,这样的班子,能承受对准战争这样的大事吗?
“十七弟现在身子不好,四哥也需要趁着年尾歇息一下,九卿中的许多老臣更因为前段时间藏地之乱与苗乱快要撑不住。”
“现在就整兵备战,的确不合适。”
老十三这时就因此开了口。
弘历不禁抬头,露出愕然之色。
他没想到,老十三也跟他不一样的主张。
而老十三是雍正最信任的王子,首席议政王,在后世被称为常务副皇帝。
所以,老十三都反对,这让弘历已经确定,雍正是不会再采纳他的意见了。
“另外,有个事,我们都清楚。”
“那就是,关外无论蒙人还是老家的人,也对朝廷积怨甚深,毕竟朝廷不准他们种地,只让去关外的汉人和旗人种地。”
老十三说到这里,也看向了雍正:“所以,真要现在就整兵备战,反而会刺激得准噶尔进犯,的确不是万全之策。”
接着。
老十三又看向弘历:“除非,蒙古诸王公主动请兵,这样就算是师出有名;就现在来看,蒙古诸王公倒是不会请兵的,因为准噶尔眼下确实表现的很恭顺,也愿意和蒙古王公修好通贸。”
“但我以为,蒙古诸王公必然请兵!”
弘历这时直截了当地回道。
雍正则瞅了弘历一眼:“你能有你十三叔知兵?”
“别以为在理藩院让蒙古王公服气,就真觉得比谁都了解蒙古王公!”
雍正责备了弘历一番。
弘历只好把自己的理由吞了回去。
他知道,雍正这是在提醒他,别再说了,省得将来不好下台。
弘历也就配合的没再坚持。
而雍正则在这时,看向别的议政王和议政大臣:“你们也都说说吧。”
“四爷说的固然有理,但现在除了一个准噶尔多了两千杆的大鸟枪消息外,也就岳钟琪奏称过,说噶尔丹策零在与藏地势力联系,有意继续侵犯喀尔喀外,没有别的谋逆之举。”
“所以,以奴才愚见,朝廷不能轻易相信一汉将之言,或许是这岳钟琪为感主子恩德,好大喜功而已。”
马尔赛见雍正都这么说了,自然也不好因为弘历很可能是将来的皇帝,而给弘历面子,也就只跟着说出了与弘历不同的意见。
虽然,弘历理解马尔赛现在反对自己,是畏于雍正的帝威,但他没想到,马尔赛居然找了这么个理由,平白给岳钟琪扣了个大帽子。
岳钟琪无疑真的是很冤枉。
但弘历是清楚的,他是开卷考试,才知道准噶尔必然要侵犯喀尔喀。
而岳钟琪不是开卷考试,是真的军事洞察力极强,可能的确继承了岳飞的优秀基因。
不过,弘历不知道,马尔赛这位中枢大佬如此一说,会不会真的影响岳钟琪在雍正心中的分量。
只这一次还好。
但次数多了。
难免让皇帝也跟着愿意这样去相信,特别是在皇帝需要为自己找借口的时候。
隆科多这时也颇为愧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