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5章 媒体宠儿  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825章 媒体宠儿 (第2/3页)

兴的展台终日人潮汹涌,成为整个Fira Gran Via最热门的打卡地。

    按照原计划,大会期间安排了大量的媒体采访。

    华兴的三位核心高管,徐平、姚尘风、陈默分别安排了专访和圆桌会议,以覆盖不同领域的媒体需求。

    然而,公关部很快发现,媒体请求的分布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倾斜。

    申请专访陈默的媒体数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预期,甚至超过了徐平和姚尘风。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神秘感”与“超高效率”。

    陈默在此之前极其低调,几乎从未接受过任何外部媒体的正式专访。

    他就像华兴这艘巨轮内部一位突然崛起的、手握重权的“神秘少帅”。

    年仅29岁的常务董事、集团IT总裁、CIO、车BG副总裁这个组合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新闻爆点。

    媒体对他充满了巨大的好奇心:他是谁?他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晋升?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其次,是他的“跨界点”与“商业嗅觉”。

    一些财经和科技交叉领域的媒体,敏锐地挖出了陈默另一个身份:港股上市公司灵境互动的第二大股东。

    这家游戏公司自IPO上市以来,股价表现极其强劲,市值已突破700亿港元,堪称资本市场的宠儿。

    “华兴常务董事”与“明星游戏公司大股东”的双重身份叠加,使得陈默的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媒体想知道他是如何洞察到游戏行业的投资机会,他的投资逻辑是什么,这是否代表了华兴系高管的某种新动向?

    再者,是他演讲所展现的“新视角”。

    陈默在“工业4.0”论坛上的演讲,展现出了不同于传统网络设备商或手机厂商的视角,更侧重于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赋能。

    这让很多关注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的媒体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与他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于是,公关部收到了雪片般的专访申请,来自《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BlOOmberg、CNBC、《日经亚洲评论》、新华社、《第一财经》等国内外顶级媒体,都强烈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