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准备 (第3/3页)
府人,王臣鹤的心腹将领,曾率兵参加过建隆观武。如今他手里有两万兵马,细作来报,他负责的侵境方向是扬州,从东面对金陵发起合围。”
周沛皱着脸看了看远处不知道被什么东西惊飞起来的一大群大雁,内心烦躁不已。
“韩彦奉啊韩彦奉…唉!就给老夫留了两万劲旅,光是给陆大人就拨去了一半,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了,希望他能抗住那个什么……卫什么来着?”
“卫应。”
“嗷对,就是这个人。”周沛双手叉腰,提了提蟒袍腰身上的犀带,又是一声重重的叹息声——
“唉!叫王大人一定要谨慎小心些,不光要想着防备郑军,还要注意着童礼。此人虽说对汴京态度强硬,但也说不得就是做戏给我们看,不可不防。安庆府是上游门户,丢了安庆,我们就只能在采石矶跟郑军硬碰硬了。”
说罢,还不等副手开口回应,周沛目光望着远方,思索着嘀咕道:“滁州……巢湖……淞县……”
——
五十多年后,一位生于汴京、长于汴京的王姓世家公子,出于对祖籍的好奇,回到了自己家族曾经在海盐县的祖宅里。
他漫步在祖父生活过的地方,院子里的水井口被磨出道道光滑的绳痕,台阶下的石板砖缝隙长满了青苔,房屋上的皂黑瓦片边缘,还有发霉了的白霜。
牛棚里的独轮车、已经干涸积垢的石槽,庭院里的刻桌、墩凳,还有窗台边沿积攒的尘灰,房梁之上的蛛丝网,推开门后的腐朽气味,一切都是那么的陈旧、古朴、破败。
“吱呀~~”
王公子穿着淡粉色的书生长衫,推开那扇已经很久都没有被动过的书房大门,空气中散落下一片细小的浮尘,在阳光的折射下清晰可见。
抬袖挥散浮尘后,王公子抬起腿走了进去。
屋子里的屏风已经被老鼠啃破了洞,坐榻上的垫子也发了白,不再是原本的鲜艳颜色。横亘的书桌上,毛笔笔尖炸毛,砚台早已干涸,桌面看着如同一体,可伸手摸上去后才发现,上面覆盖着一层白灰。
王公子好奇的打量着屋子里的陈设,思念着已经故去的祖父,追寻着他曾经生活过的痕迹。
漫步到书架上,他皱着眉翻出上面的书籍,都是些《中庸》、《金刚经》、《孟子》之类的常规读物。有些缝订的线已经开裂,有些纸张因为叠压的太久,已经很难分开了。
而且上面看起来是手抄的,跟现在的印刷版完全不一样,颇有复古气息。
将书放回去后,王公子再次看向别处,扫视起屋子里的其他老物件。
突然,他停住了流转的目光,看向了靠墙的盆栽。
里面的老树根早已经化成几片碎木屑,瓷盆也有开裂的迹象,但奇怪的是,它的底座是铁的,跟下面的桌子似乎连成了一体。
王公子好奇的伸手摸了摸瓷盆,略微思索了一下,放平手掌抚摸着下面的桌面,擦去尘灰,一根圆形的线因为缝隙落满灰尘,清晰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他双手握着瓷盆,先是顺时针拧了拧,发现拧不动后,又尝试着逆时针拧了拧。
一股卡涩,但松动的感觉从手上传来。
深呼吸了一口气后,他使出全身力气,用力拧动瓷盆。
墙壁上的画抖了起来,灰尘满屋。
“咳咳咳……”
过了许久,这片灰尘才散去,王公子小心翼翼的踩上桌子,把画取了下来放在桌子上后,这才隔着袖袍捂着口鼻,把手伸进了藏在挂画后面暗格里。
里面是一个铁盒子,没有锁,轻易的就打开了。
盒子里,是一本书——
《昨夜西风》。
随手翻开中间偏后的一页,一行手写的字落在了王公子的眼中。
“周公很焦虑,来回踱着步,细数着江防、步军、马军布置,将郑军和我们的情况一一对比了一遍。
突然,他停下了喋喋不休,扭过头看向了我,问出了一句话:
‘你觉得这一战过后,我们会成为刘宋,还是陈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