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六章 :夏洛邀歌(8k)  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八十六章 :夏洛邀歌(8k) (第1/3页)

    ……

    ……

    “顾老师,您说笑了,小顾是咱能叫的吗?”

    “借我100个胆子,我也不敢啊。”

    面对顾清谦和的态度,沈滕连连摆手,身子都不自觉地往后缩了缩,绝非客套。

    他心下清明得很,自己这点斤两,在眼前这尊大佛面前,实在算不得什么。

    诚然,

    他借着春晚小品里“郝建”那个角色,算是混了个脸熟,

    走在大街上也能被人认出来,吆喝一声“郝建”,知名度确实有了。

    可这份名气,更多是局限于小品、话剧的圈子里,带着浓重的“喜剧人”标签。

    跟当年凭借春晚一飞冲天、火遍全国、真正意义上的国民级笑星小沈洋相比,

    那差距,何止是云泥之别?

    中间怕是隔了十个八个档次还不止。

    尤其在偌大的、光怪陆离的娱乐圈里,他沈滕这点“国民度”,换算成实实在在的“咖位”,近乎于无。

    那些手握顶级资源的制片人、导演,那些追逐流量的时尚品牌,

    谁又会真正把他这个“演小品的”放在眼里?

    没人“吊”他,才是常态。

    这不,现实就给了他沉重一击。

    他和开心麻花全体同仁,几乎是砸锅卖铁、呕心沥血鼓捣出来的那部喜剧电影,

    眼看着就要上映了,却像是石沉大海,连个像样的宣传水花都溅不起来。

    各大媒体、综艺节目的门坎,对他们而言高不可攀。

    整个剧团上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这个名义上的“一哥”,更是愁得寝食难安,眼角的褶子都深了几许。

    若不是搭档玛丽在关键时刻,硬着头皮,动用了不知攒了多久的人情和勇气,

    给一向乐于提携后辈的何老师打了那通近乎“求救”的电话,并且幸运地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他们这群人,恐怕真要陷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境了。

    正是因为深切体会过圈内攀高踩低、资源壁垒的残酷,

    沈滕此刻面对顾清——

    这位刚刚以一部《唐探》狂揽三十亿票房、刷新影史纪录、风头无两、如同明月般耀眼的娱乐圈新贵,

    他是打心底里不敢有半分懈怠,更不敢凭着何老师的关系就嘻嘻哈哈地套近乎。

    他生怕自己一个言行不当,会让对方觉得被“冒犯”,从而断送了这来之不易的、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沈老师,您就别再谦虚了。”

    顾清见状,不由失笑,“您和玛丽姐是何老师的朋友,那自然也就是我的朋友。

    而且您一口一个‘老师’的叫我,我听着都觉得自己瞬间老了几十岁,压力太大了。”

    “哈哈哈——”

    顾清这番自嘲又亲切的话,瞬间打破了车内稍显凝滞的气氛,引得众人一阵善意的哄笑。

    “沈叔叔,你看吧,我就说小顾人特别随和,根本不是那种有点成绩就目中无人的性子。”

    何老师笑着打圆场,心中倍感欣慰。

    顾清的表现,让他觉得自己在圈内多年与人为善、广结善缘的坚持,并非全无意义。

    他帮助、提携过的年轻艺人不知凡几,其中自然有懂得感恩的,但遭遇过的白眼狼、过河拆桥之辈也同样不少。

    在这个名利场中,能始终保持初心、记得他人点滴恩情的人,比例实在稀缺得令人心寒。

    而顾清,显然是一个难得的正面例子。

    回想当初,

    顾清因饰演的杀阡陌被质疑抄袭林清霞的东方不败而陷入舆论漩涡时,

    自己不过是利用职务之便,将他那期《花千骨》的宣传档期从下下周调整到了首周播出,仅仅是一个顺手的人情。

    没想到,

    顾清却将这份善意记在了心里,不仅后来爽快答应降咖参演自己推荐的《左耳》,

    如今更是愿意给自己带来的朋友如此大的面子和尊重。

    本就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的何老师,

    想到这里,

    心里不由得暖流涌动,甚至有些鼻酸,感动得一塌糊涂。

    ……

    “既然炅哥都这么发话了,那……那我可就真厚着脸皮,僭越一下,叫声‘小顾’了?”

    沈滕是何等机灵通透之人,立刻顺杆往上爬,不再坚持那份刻意的恭敬。

    他嘿嘿一笑,脸上故意摆出一副“占了天大便宜”的暗爽表情,喜剧效果拉满。

    “哎呀妈呀,就你那脸皮,哪天不厚?跟城墙拐角似的!”

    搭档玛丽立刻用她那标志性的、带着浓郁东北大碴子味的口音开口吐槽,精准补刀。

    “哈哈哈——”车内刚刚平息下去的笑声再次响起,气氛愈发融洽轻松。

    又闲聊了几句,双方约定好等顾清准备好后发消息,便结束了通话。

    ……

    约莫一小时后,何老师一行人乘坐的专车缓缓驶近顾清下榻的酒店。

    然而,

    距离酒店正门还有十米开外,车辆就仿佛陷入了泥沼,再也无法前进分毫。

    “何老师,这……根本没地方停车啊,人也太多了!”

    司机望着前方黑压压的人群,苦恼地扶额。

    眼前的景象堪称壮观:

    酒店那气派的门廊前,此刻已被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密密麻麻全是人。

    长枪短炮的记者、举着应援牌和手机激动尖叫的粉丝、以及纯粹来看热闹的吃瓜群众,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喧嚣躁动的人潮。

    “干嘛呢干嘛呢?怎么都堵在这儿啊?”

    “听说有明星住里面?谁啊这么大排场?”

    “顾清?!是演《唐探》里秦风那个顾清吗?我的天!”

    “啊啊啊!!顾清!!弟弟看这里!!”

    议论声、尖叫声、相机快门声交织成一片,隔着车窗都能感受到那股几乎要掀翻屋顶的热浪。

    车内,除了早已见惯大场面的何老师和赵莉颖,

    第一次亲身经历此种阵仗的沈滕和玛丽,彻底被震撼了。

    这可与春晚带来的压力截然不同。

    春晚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压力,

    当表演的时候,台下的观众离他们可是十万八千里,哪会有这种疯狂应援的举措?

    沈滕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胸口,“我的妈呀,这也太吓人了吧。”

    他之前只在网络上听说过顾清的“顶流”之名,觉得那不过是数据堆砌出来的虚火,

    直到此刻亲眼目睹这堪比春运火车站的人潮,他才真切地、具象化地感受到了什么叫“顶流”的恐怖号召力!

    玛丽更是忍不住低呼出声,双手扒在车窗边,看着外面那些年轻粉丝们狂热而真挚的脸庞,喃喃道:

    “好家伙……这阵仗……拍春运宣传片都不用另外找群演了……”

    她转过头,与沈滕交换了一个震惊又带着些许茫然的眼神,“咱们那电影,要是能有这十分之一…不,百分之一的热度,就该偷着乐了吧?”

    何老师看着窗外,脸上则流露出一种如同“老母亲”般欣慰又感慨的笑容。

    他见证过太多艺人的起落,而顾清能在这般年纪取得如此成就,且依旧保持谦逊,他是由衷地感到骄傲。

    而坐在他旁边的赵莉颖,心情则更为复杂。

    她既为顾清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仿佛与有荣焉,但内心深处,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与淡淡的自卑感,也不可抑制地悄然滋生。

    明明自己经过多年打拼,也已经跻身一线小花之列,拥有了不少代表作和忠实粉丝。

    可为什么,看着窗外那为顾清而疯狂的人海,她会觉得,自己与他的距离,

    非但没有因彼此的成长而拉近,反而像是隔着一道无形的、越来越宽的鸿沟呢?

    ……

    当顾清从酒店经理那里得知正门已被彻底“攻陷”的消息时,也只能无奈地揉了揉眉心。

    这家酒店的隐私保护措施,看来是真得好好投诉一下了。

    幸好,

    酒店内部还有员工通道和后门。

    在经理亲自安排的工作人员引导下,顾清戴上口罩和帽子,低调而迅速地转移,

    最终有惊无险地抵达了何老师车辆停靠的僻静处,拉开车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