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九章 :周公子和李宾宾的邀约(6.3k)  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八十九章 :周公子和李宾宾的邀约(6.3k) (第1/3页)

    ……

    ……

    北电教学楼内,午前的阳光透过宽大的窗户,在走廊上投下班驳的光影。

    “照顾你?”

    “周迅姐请我吃饭?”

    顾清面露诧异,微微侧头,不解地看着身旁同桌那张逐渐涨红、连白皙脖颈都漫上绯色的秀气脸蛋,

    语气带着真实的困惑,“我……什么时候照顾你了?”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开学以来的互动,除了偶尔的闲聊交谈,

    他似乎并未对这位安静的同桌有过什么特别的关照。

    “就…就…就是开学第一天,你…你让我带路……”

    张静怡很是窘迫,声音越说越小,仿佛提及这件事本身都让她感到难为情,同时又隐隐觉得有点被遗忘的“扎心”,

    只好低着头,小声地将前因后果解释了一番。

    原来,

    开学第一天那场不大不小的乌龙,顾清将她误认成了“周野”,二人阴差阳错地一同在校园里走了一段。

    就是这短短的同框,被无数镜头捕捉,让她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新生,瞬间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关注度。

    再加上她的老板迅公子顺势推了一把,买了些“北电新晋校花”、“小周迅”之类的热搜,

    成功让她在公众面前拥有了姓名,坐实了“17级北电校花”的名头,算是提前在娱乐圈边缘踏进了一只脚。

    而事后,

    顾清和他的团队也并未对此表示不满,更没有像某些顶流团队那样,雷厉风行地发函要求下架这些“捆绑”热搜,澄清关系。

    这在圈内看来,无疑是一种默许,一种善意的释放。

    可不就是,

    一种另类的、不动声色的“照顾”吗?

    无形中,也算是卖了迅公子一个人情。

    “原来是这样……”

    顾清恍然,随即不在意地笑了笑,摆了摆手,语气温和却带着明确的距离感,“一点小事情而已,机缘巧合,不必放在心上。

    更没必要让周迅姐专门为这个跑一趟。

    饭就不必了,替我谢谢周迅姐的好意。”

    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摸爬滚打了两年多,既能保持超一线顶流的热度,又没在应酬场上被下过套、忽悠进什么歪门邪道里,

    顾清能完好无损地维护住自己的“贞操”和清白,靠的从来都不是运气,而是时刻在线的警惕和审慎。

    他可不认为,贵为“四旦双冰”之一、地位超然的迅公子,

    真的会为了这点微不足道的“小人情”,屈尊降贵专门跑一趟来感谢他一个后辈。

    这不符合那个圈层的行事逻辑。

    联想到之前赵雅汇报的——《微微一笑》剧组已经和北电达成合作,拍摄场地就定在校内——

    这个消息,他几乎可以肯定,周迅此行,十有八九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是冲着这部剧,或者某个角色来的,找他这个男主角来讨个“便宜”或者探探口风。

    顾清一点不想掺和进这种复杂且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人情交际里。

    交好迅公子,对他现阶段而言,有什么实质性的巨大好处吗?

    似乎并没有。

    对方能提供的资源和人脉,他自己和团队同样能够争取到,甚至更好。

    可真要去了那顿饭局,面对周迅这样级别的大前辈,若是对方开口为旗下艺人讨个角色,哪怕只是个小配角,他能轻易拒绝吗?

    你好意思当着面,驳了这位圈内地位崇高、口碑也不错的前辈的面子吗?

    那种场面,想想都觉得尴尬和棘手。

    顾清此刻唯一庆幸的是,自己身在内娱。

    至少,人家前辈还用个“请”字,讲究个表面功夫,维持着基本的体面。

    但凡换到南韩或者霓虹那两个等级森严、前后辈制度近乎畸形的娱乐圈,

    “前辈”一开口,别说拒绝了,你但凡敢流露出半点迟疑,恐怕当场大耳光就扇上来了,

    事后还要被整个圈子排挤。

    “那…那我下课就跟老板说一下。”

    听到顾清语气里那份清晰的疏离与拒绝,张静怡乖乖地点了点头,

    虽然心里有些失落于没能完成任务,但也丝毫不敢多言,更不敢替自家老板劝说。

    很快,正式上课,

    这节课上的是《形体课》。

    不久,两名仪态挺拔、气质端庄和优雅的男女老师走进了教室。

    在简单点名确认全员到齐后,全班学生便需要转移阵地,前往专门的形体训练室。

    训练室颇为宽敞明亮,铺设着光洁的木质地板,一面墙是巨大的落地镜,方便学生观察和纠正自己的动作。

    教室两侧整齐地摆放着把杆、瑜伽垫、健身球等各类训练道具。

    北电的形体课内容颇为系统:主要包含基本姿态规范训练(坐、立、行、卧)、

    柔韧性与协调性练习、基础的舞蹈组合动作(如芭蕾手位、古典舞身韵、华尔兹等)以及有助于塑形和提升肢体控制力的瑜伽姿势训练。

    作为刚入学的新生,他们目前的课程还停留在相对基础的阶段,主要是规范的坐姿、立姿、行姿练习,以及常规的压腿、开肩等柔韧性训练。

    校方自然也清楚,

    艺术院校的学生普遍比普通大学的学生更早熟,思想也更活跃。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早恋等问题,课程安排上通常是男老师负责指导男学生,

    女老师负责指导女学生,教室也默认划分为男女两个区域,互不干扰。

    然而……这种物理隔离的效果似乎相当有限。

    整个班级虽然只有24名学生,算是小班教学,但在这间宽敞的训练室里,依然显得有些闹哄哄的。

    不像是在进行严肃的专业训练,反倒更像是集体郊游,学生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说有笑,

    对于老师的指令和训练要求,也大多敷衍了事,并不认真。

    老师们对于这些家境普遍优渥、个性鲜明且背后可能各有门路的学生们,似乎也缺乏足够的管理威严和约束力。

    教学态度大多是“因材施教”——你想学,我就认真教你;你不想学,只要不打扰课堂秩序,我也乐得清闲,随你自便。

    从这略显松散的课堂氛围,似乎也能窥见一丝端倪——

    为何未来有那么多戏剧学院毕业的年轻演员,拍起戏来,尤其是需要仪态端方的古装戏时,表现会如此灾难。

    走路外八、勾肩驼背、神态萎靡、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