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阿抖发力、签哥来袭(7k) (第2/3页)
续讲解:
“军队的落败,林殊的坠崖,不是敌众我寡,而是有人在背后暗算!”
“那么,坠崖没死的第1件事,自然是复仇和寻找真相!”
他抽丝剥茧,把前两集的内容一一剖析的干净。
救下梅长苏的蔺晨,坐拥琅琊阁,能收集天下消息,显然是帮助梅长苏寻找幕后黑手的关键人物。
北燕六皇子,无背景,无实力,可却在化名梅长苏的‘林殊’帮助下,坐稳太子之位。
这也使得梅长苏一举成名,从而吸引到大梁皇子们的注意!
这是否是梅长苏的刻意为之?
陷害他的人,是否就在大梁?
到底是皇子想要利用梅长苏夺得太子之位,还是梅长苏亦想借用皇子之手,寻找陷害自己的真凶?
谢琳和大多数实时观看的B友,在张松文极会讲故事的声音中,听的也渐渐入迷起来。
特别是谢琳,
她是实打实看过琅琊榜的第一集,脑子里依稀有剧情的印象,
特别是里面出现杂乱的人物,本来她是根本理不清的。
可张松文的音图解析下,此刻也是恍然大悟,“还真是!”
“到底谁才是陷害梅长苏的真凶?”
“梅长苏入大梁,到底会辅佐哪位皇子?!”
种种念头涌现谢琳的脑海里,让她也迫切的想要知道真相。
可偏偏这时,
视频戛然而止。
“我靠?!没了?!这就没了?!”
谢琳正看到兴头上,看看黑掉的视频屏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搞什么飞机啊!视频还带在这种地方断掉的?!
老娘刚燃起来的追剧之魂啊!我的第二集呢?!后续分析呢?!”
她急忙点进发布这个视频的UP主主页,结果翻遍了动态,也没有找到所谓的“续集”或者“下期”。
她又不死心地翻到视频评论区,果然看到里面哀鸿遍野,无数网友都在疯狂刷着:
“求更新!”
“你三连没了!”
“断在这里你是人吗?!”
之类的评论,与她同病相怜。
“琳琳,”
就连上铺原本沉默的室友,此时也被勾起了兴趣,探出脑袋好奇地问道,“你们下面在看什么剧的解析啊?听起来好像挺有意思的样子?叫什么名字?”
“叫《琅琊榜》,”
谢琳下意识地回答,话到嘴边,她把原本想说的“有点无聊”硬生生咽了回去,
改口道,“是……是一部挺有意思的权谋剧,感觉格局挺大的,不像那些情情爱爱的偶像剧那么弱智。”
连谢琳自己都没察觉到,在经过张松文的深度解析后,
她对这部剧的评价已经悄然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甚至开始觉得它很有“深度”和“内涵”!
这种感觉,颇有些类似前世经典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后来在B站爆火时的情景。
当时小破站的评论区,突然冒出一大群“历史懂哥”和“权谋分析帝”。
在各种影视剪辑和二创视频的评论区底下,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深入“剖析”剧中的政治博弈和人性挣扎,
帮其他没看过剧的网友“科普”这部剧有多么“神乎其神”、“内涵深刻”。
可实际情况呢?
真正能从头到尾、一集不落地看完《大明王朝1566》这部节奏缓慢、台词艰深、人物关系复杂的正剧的观众,其实屈指可数。
大多数人了解和谈论的,不过是来自于那些影视区UP主们加工过的、带着强烈个人解读色彩的“解说视频”罢了。
而《琅琊榜》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的“阅读门槛”恰好卡在了一个非常精妙的位置。
它不像《大明王朝1566》那样高深晦涩,让普通观众望而却步;
也不像市面上大多数古装偶像剧那样低智弱化情节,让人完全提不起兴趣。
它恰到好处地融合了权谋的烧脑、复仇的爽感、人物的魅力以及精致的制作,
完美地戳中了那些既想看点“有内涵”的,又不愿太费脑子的“进阶型观众”和“伪·权谋爱好者”的痒处。
于是,
张松文课堂解析《琅琊榜》的这段视频,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在小破站迅速激起了层层涟漪,持续走红。
尤其是视频中顾清的短暂露脸,更是为这个视频注入了巨大的流量吸引力。
他的粉丝们闻风而动,全力捧场,让视频的热度节节攀升。
更重要的是,顾清在小破站,那是什么地位?
那可是被广大B站用户戏称为“破站之子”、“B站自己人”的存在!
是无数音乐区、古风区UP主的“衣食父母”!
多少人靠着翻唱他的歌、剪辑他的视频,收获了人生第一个十万粉、百万粉,走上了内容创作的“人生巅峰”?
“这个泼天的富贵,终于要轮到我们影视区了吗?!”
眼看着音乐区、古风区的同行们靠着顾清相关内容吃得满嘴流油。
影视区的UP主们早就羡慕得眼泪从嘴角流下来了。
此刻见到张松文解说《琅琊榜》视频大获成功,他们仿佛看到了财富密码和流量曙光,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影视区的UP主们纷纷抓住这波灵感,开始疯狂加班加点,熬夜爆肝。
他们一边仔细重刷《琅琊榜》,一边疯狂查阅资料、撰写文案、剪辑视频,试图从不同角度挖掘出剧中更多未被注意到的细节、伏笔和深意。
《5分钟带你看懂琅琊榜人物关系》、
《深度解析琅琊榜中的权谋博弈,细思极恐!》、
《琅琊榜隐藏细节大揭秘,99%的人都没发现!》……
各类解读视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且频频登上B站热门榜单。
小破站的官方运营,自然也乐见其成,甚至在算法上给予了额外的流量扶持。
毕竟,
在平台早期筚路蓝缕、用户稀少、内容匮乏的时候,是顾清为B站吸引了第一批核心的古风爱好者和品质剧观众,稳住了基本盘。
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如同贫穷时心底留下的温柔白月光,让阿B及其用户始终对顾清抱有一份特殊的优待和亲近感。
可遗憾的是,小破站虽然社区氛围浓厚,用户粘性高,但其影响力在当时主要还是集中在特定的二次元圈层。
加上其独有的、需要回答大量专业问题才能转正的“高难度”会员机制,
无形中构筑了一道壁垒,使得其热度很难像其他大众平台那样,迅速破圈,辐射到更广泛的受众。
好在,
“办法总比困难多”!
“搬(盗)视频!”
虽然这种行为非常不道德,侵犯了原创UP主的权益。
但这却是最快速、最有效的传播方式。
许多热衷于安利顾清的粉丝,或者单纯想蹭这波热度的营销号,
开始大量搬运B站上关于《琅琊榜》的优质解说和二创视频,分发到用户基数更大、热度更高的平台,如博客、筷手、贴吧等等。
可惜,
这条“盗播”之路,起初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