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章 :热情的黄小厨(8k)  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百二十章 :热情的黄小厨(8k) (第1/3页)

    ……

    ……

    节目录制正式拉开帷幕,镜头分别对准了行驶在公路上的几辆轿车。

    在一辆车内,

    “神算子”黄小厨已然进入状态。

    他鼻梁上架着墨镜,对着镜头,一副深谙世事、看透红尘的过来人模样,开始好为人师地传授起“人生经验”:

    “观众朋友们,听我一句劝,这次说什么也得把老宅的地契拿到手!

    你们想想,现如今什么最保值、最值钱?那必须是房地产啊!”

    他顿了顿,仿佛在回忆自己“辉煌”的投资史,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根据我在首都混迹这么多年,买房置业的宝贵经验,

    给大家一个忠告:尽量趁房子还便宜的时候,瞅准机会,买个大的!这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这番言论一出,车内的摄像老师和司机师傅瞬间陷入了沉默,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言以对的尴尬。

    你在说你M呢!

    我要有钱买大的房子,我会去买小的吗?!

    黄小厨这一句话,成功让车上所有“打工人”集体失语,效果拔群。

    另一边,

    另一辆车上,“小绵羊”也在对着镜头表决心,他握紧拳头,眼神犀利:“这次,我一定要把地契拿到手!重振我‘兴哥’皮革厂的辉煌!让咱们家族的产业再现荣光!”

    放完狠话,

    他又忍不住开始神游天外,脑海里琢磨着师傅之前的暗示:今天的隐藏嘉宾,到底会是谁呢?

    几辆车陆续抵达本次录制的核心场地——

    一座充满徽风古韵的古镇景区。

    男人帮五人组在一栋看起来颇有年头、门楣上刻着繁复雕花的老旧宅院前下了车。

    “走走走,到家了到家了!”

    黄博一马当先,嘴里嚷嚷着,伸手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动作利落地跨过了门口那道足有小腿高的木质门坎。

    他走进院子,环顾着屋内那些布满岁月痕迹的陈旧设施,脸上适时地流露出一种“游子归家”的感慨:

    “瞧瞧,好久没回来了,这就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啊,一草一木都透着亲切。”说罢,

    他还不忘回头坑一把跟在身后、一脸单纯的张一兴,指着院子一角信口开河:“艺兴,还记得吗?你小时候可皮了,天天就爱在这院里头撒尿和泥玩呢!”

    “哎呦喂,渤哥,你瞎说什么呢,我什么时候干过这种事了?!”

    张艺兴顿时哭笑不得,满脸写着“冤枉”,赶紧对着镜头澄清。

    “瞧瞧,就黄博这小短腿,跨个这么点的台阶都得把身子抬老高,真没用!”

    随后赶到的孙哄雷立刻抓住机会,对黄博进行了无情的“人身攻击”,专挑“短板”下手。

    男人帮的成员们合作了三季,彼此之间早已熟悉得像一家人,互怼起来自然是毫不留情,这种充满了烟火气的“塑料兄弟情”。

    也正是节目最大的笑点来源之一。

    随着兄弟五人吵吵闹闹地在老宅院里汇合,他们开始了“地毯式”搜索,满院子翻箱倒柜,试图找到那张象征着财富与希望的“地契”。

    就在这鸡飞狗跳之际,

    一声刻意加重的、带着威严的轻咳声从主屋方向传来。

    只见主屋那道厚重的红色帘布被一只苍老的手掀开。

    一位身着深色马褂、头发稀疏全白、戴着一副老花镜、手腕上盘着油亮木珠的老者,步履略显蹒跚地走了出来。

    他手中捧着一个看起来就年代久远的檀木盒子。

    来人正是这祖宅的“老管家”,也是本次游戏的关键 NPC。

    “哟,老管家!您老还健在呢!”黄博率先反应过来,嬉皮笑脸地打招呼。

    “拜一拜,拜一拜,给三爷请安了!”王讯也跟着凑趣。

    “三爷,您吉祥!”孙哄雷更是搞怪地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

    兄弟几个虽然嘴上没个正经,但动作上还是表现出了对长辈的基本尊重。

    “你们……还是来了!”

    老管家看着眼前这几个“不肖子孙”,脸上写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愁容。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将手中的檀木盒往前一递,“你们不是来找房契的吗?这就是了。”

    “快打开看看!”

    王讯迫不及待地接过盒子,黄博则凑上前研究那把小小的铜锁。

    “小心有诈,我怀疑这里面是空的。”

    黄小厨仰着头,用他“神算子”的思维揣测着节目组的套路。

    “哪有那么多空的,好像是一本书册。”

    黄博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果然,里面并没有地契,只有一本线装的、纸张泛黄的册子。

    他疑惑地拿起册子,翻开封皮,就着光线念了起来:

    “老话说得好,‘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在我们徽州,男人从小就要外出学徒,谋生路。

    所以,记得那是十二三岁那年,我就要和另外五个兄弟一起,背井离乡,外出学经商……

    一路走来,从最低等的学徒熬到伙计,再从伙计熬到朝奉,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算起来,已是十几年未曾回过家乡了……”

    “没想到,如今老掌柜突然召我们六人回乡,这次回乡的经历至关重要,我定要将其中过程详细记录下来,或可供后人参考借鉴。”

    念完这段充满沧桑感的“自述”,黄博合上册子,一脸不解地看向老管家:“三爷,这……这也不是地契呀?”

    “这当然不是地契!”

    老管家用拐杖杵了杵地,语气带着几分训斥,“这是咱们家族的创业史!是老祖宗留下的精神财富!”

    他继续讲解道:“想当年,确实有六个像你们一样的小伙子,外出闯荡。

    其中有一位,聪明能干,特别上进,最终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了咱们‘不二堂’的大掌柜。

    他临终前,就留下了这么个册子。他说啊,‘我的后代子孙,若是不争气,家道中落,他们必定会回到这祠堂来找房契’……”

    老管家说着,目光在五人脸上扫过,突然疑惑道:“说起来,你们当年走的时候,不也是六个人吗?

    怎么现在…就剩下你们五个了?还有一个呢?”

    “哦,您说小猪啊,”

    孙哄雷满不在乎地大手一挥,信口胡诌,“死了!半道上饿死了!”

    “什么叫饿死的?分明是你红雷,把人家最后那点干粮都给抢走了。”

    黄小厨立刻接上,开始“编故事”。

    “是啊是啊!”

    黄博也赶紧添油加醋,“小猪当时那个惨哟,抱着你的腿,哭着求你给他留一口吃的,

    结果你呢?

    心肠硬得像石头,理都不理人家!眼睁睁看着他就这么…唉!”

    “双黄”一唱一和,配合默契,瞬间就把“害死”兄弟的罪名扣到了孙哄雷头上,怼得“颜王”百口莫辩,脸都气绿了。

    而张一兴和王讯则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笑得前仰后合。

    “死了?!这可不行!”

    老管家闻言,脸色大变,连连摆手,“这册子上明明白白写着,少了一个,气运不全,会出大麻烦的!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警示!”

    “什么麻烦?”

    兄弟几人闻言,也都收起了玩笑之色,好奇地凑上前问道。

    “咔!——很好!各位老师,准备一下,我们换场景,换服装!”

    总导演严明的声音通过喇叭响起,打断了剧情的自然发展。

    工作人员迅速推上来一排挂满了民国时期服饰的移动衣架。

    节目进入了经典的“穿越”环节,男人帮五人将“穿越”回过去,

    扮演他们外出经商的祖先,亲身体验一场当年争夺“不二堂”掌柜之位的风云大戏。

    “艺兴,你穿这件,这件颜色衬你。”

    根据经纪人团队的反应,服装老师特意为偶像出身的张一兴准备了一件藕荷色的绸面马褂,内搭月白色的立领短衫。

    比起黄博、孙哄雷他们偏向市井百姓的深色粗布衣衫,确实要清爽、体面不少。

    只是他那一头标志性的金色头发,在充满年代感的服饰衬托下,略显违和,仿佛一个不小心走错片场的“异乡客”。

    换装完毕的男人帮,摇着节目组提供的纸质折扇,互相打量着对方的造型,

    有说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