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命运多舛的二代三代 (第2/3页)
这个条件,房遗直绝不会在东宫任职。
想到这里,李承乾不由得感慨,为了家族荣耀的延续,贞观一代也是努力了,奈何时运不济,先是高宗朝宗室的谋反案,长孙无忌操刀清理,其次武则天上位,慢慢掌权,高宗身体又越来越差,大权渐渐旁落,这些跟李唐宗室沾亲带故的二代,得不到重用都是好的,被清理出去的大有人在。
到了武则天登基,好不容易苟过了高宗朝的贞观二,迎来的不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直接撞上了大冰山。皇帝临死前玩儿给李世绩的那一套帝王权术,李治学的怎么样不知道,作为过来人的武则天,是深深体会到了。
这群贞观二代,无论继承父辈爵位,还是迎娶公主,受到的恩惠都来源于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不管这些二代或者三代本身有没有那个实力,父辈的光环就是一种号召力。
参考徐敬业谋反,就是一个贞观三代,打着父辈旗号企图颠覆武周政权。别管这些反武势力最终图谋是什么,反叛借口就是受过太宗、高宗恩惠,不忍见李唐神器更易,故而起兵勤王,拨乱反正。
徐敬业是死了,可武则天不敢保证,贞观的二代或者三代,会不会不停的打着复辟李唐的旗号反武。同时,那些被武则天提拔起来的酷吏,急需绩效来证明自己的作用。
各方都有需求,于是,武皇一个眼神,侥幸残存的李唐宗室急需倒霉,这些跟李唐宗室沾亲带故的二代,躲过了高宗朝的政治清洗之后,又遭到了武周朝的酷吏逼杀。
为了活着,这些李唐宗室,有的自降三级,认武则天为义母;有的人进献祥瑞,证明武周存在的合理性;有的更名异姓,躲进山林,不知所踪。
李承乾不由的想到李象,幼弟先遭流放,后又在流放途中不明不白的死了,他的象儿应该也是极其恐惧的。
这些人,倒也真的应了王勃那句: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抽回神思,李承乾回答了程怀亮的问题:“古人有言: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