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转型的闲谈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转型的闲谈 (第2/3页)

回家,当时我们有个邻居去世,我堂伯刚好在家,就跟着一起去凑热闹,饭桌上听到一个政策,国家要求保证耕地面积,城市化进程,好多耕地都荒废了。

    民以食为天,一个十四亿人口大国,耕地面积缩减,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基于这个问题,国家的政策,要求各村保证一个基础耕地面积,但种植的收益太低,没人愿意回去搞农业。导致的就是,国家政策下来了,梯田挖了建了,但耕地无法复耕,完不成上面的要求。

    我堂伯建议我爸呼应国家政策,我们这个地方刚好被称为中国硒谷,可以打着这个名号,加上政策扶持,种点儿经济作物,前景应该会不错。然后我爸就去村里走了一趟,村支书当时就保证了,只要我爸接手,政策肯定到位,前提是耕地种植占比,必须达到上面的指标。

    然后我爸现在就干了种植药材这一行,销路镇上给找的,成功转型,就现在建筑工地那个样子,我都不敢想,如果我爸一直死磕工地,结果会是啥样子。我和你不敢想,去年我奶生病,我们会面临怎样的困境。这真的就是应了那句话,知识改变命运。

    我堂伯是我们家的贵人,他们一家从我堂伯定居浙江之后,就一直在浙江,我们家起步就比较晚了,一直到12年之后,才真正走上正轨。

    因为12年以前,我还会因为学校买书问我爸要钱,被我爸骂,但12年之后,再也没发生过这种事。买书只要你说买,钱立刻到位。

    说到学校买书,那两年真是把人害惨了,学校跟书店约了那种,前半学期每个月买。后半学期,临近期末每个周买,简直神经,书还老贵。

    去书店,根本不用说你买啥书,啥卷子,直接报学校名,那老板给你指左边或者右边,装袋打包好了,提走就行了。每个学校,打包的塑料袋也不一样。

    在那个一天只赚几十块的时代,买一次几十块,周周买。这个教育支出,真不是一个普通家庭能承担的起的。而且他一次买好几本卷子,在学校根本做不完,做不完下周还接着买。

    我当时都畏惧上学,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