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大开中门,恭迎太子 (第1/3页)
二十鞭的刑罚终于结束。
荀珏被两名仆役从刑架上放下来时,背后的衣衫早已被鲜血浸透,皮肉外翻,血肉模糊得看不清原本的肤色。
汗水与血水在他身上凝成黏腻的污渍,脸上毫无血色,嘴唇干裂得泛出白纹,若不是仆役及时上前架住他的胳膊,虚脱到极致的他早已瘫倒在地。
他被半拖半架着送到崔氏正堂。
正堂内,崔钰书正坐在上首,与一个容貌端正,身着锦袍的青年低声交谈。
见荀珏进来,二人同时停了话头,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一个凝重,一个带着几分审视。
“上一次你便小觑了温禾,坏了老夫的事,这一次又贸然行动,打草惊蛇!”
崔钰书率先开口,脸色板得紧绷,语气里满是斥责。
“老夫今日罚你,既是为了给族中众人一个交代,也是为了让你长个记性,日后行事,切不可再如此鲁莽!你莫要怨恨老夫,此次属实是你办事不力,怨不得旁人。”
荀珏垂着头,下唇被牙齿咬得泛白,却半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
他知道,此刻任何辩解都是徒劳。
可他的心里满是疑惑与不甘。
他原本的计划明明是收买狱卒,给卢轨下慢性毒药,再伪造一份畏罪自杀的认罪书,将罪责推给前隋余孽。
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刺客去行刺卢轨?
这根本不是他安排的!
“大父,此事或许怪不得子璋。”
一旁的青年忽然放下手中的茶盏,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那刺客说不定是卢氏派去的,卢子业为了自保,说不定想杀人灭口,只是没料到陛下早有防备,反而弄巧成拙。”
这青年正是崔钰书的嫡孙崔巍,也是清河崔氏这一辈最受重视的子弟。
他说话时,目光淡淡扫过荀珏,语气里虽有维护,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仿佛在对待一个犯错的下属,而非同等出身的士族子弟。
荀珏低着头,藏在袖中的手死死攥紧,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他恨崔巍的傲慢,更恨自己如今寄人篱下,任人摆布的处境。
若不是颍川荀氏如今势弱,他怎会来清河崔氏仰人鼻息,忍受这般屈辱?
“罢了,此事暂且到此为止,再追究也无意义。”
崔钰书摆了摆手,语气缓和了几分,转头对崔巍吩咐道,“子泰,后面的收尾工作交给你——务必在温禾与陛下从郑县回来之前,销毁所有与卢氏往来的书信。”
“孙儿明白。”
崔巍躬身应下,眼神里满是自信。
在他看来,只要处理好收尾,即便陛下有所怀疑,也拿不出确凿证据定崔氏的罪。
可崔钰书的话还没说完,正堂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仆役跌跌撞撞地冲进来,脸色惨白,连礼数都忘了顾:“启禀阿郎!宫……宫中来人了!说是陛下要立刻召您进宫议事!”
“陛下?!”
崔钰书和崔巍同时站起身,脸上满是震惊,异口同声地问道:“陛下不是在郑县吗?怎么会突然回长安,还召老夫进宫?”
他们前几日才收到消息,说陛下要在郑县待些时日,怎么会毫无征兆地返回长安?
就在两人惊慌失措之际,被架在一旁的荀珏忽然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沙哑,却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了然。
他终于明白了。
那刺客根本不是卢氏派的,也不是他计划之外的意外,自始至终,这都是陛下设下的局!
从卢轨被押进大理寺,到刺客行刺,再到卢轨在审问时托卢子业等人下水,都在陛下的掌控之中!
陛下早就回了长安,却故意隐瞒消息,就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
难怪这一次,他连温禾的面都没见到,便一败涂地。
崔钰书显然也想到了这些。
他猛然瞪圆了眼睛,一口气没上来,顿时感觉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大父!”
崔巍大惊失色,慌忙的去叫人请医者来。
而荀珏跪在那,笑的格外凄凉。
……
几日后,长安高阳县子府的前院里,春日的阳光洒在青石板上,暖得让人犯困。
小温柔坐在廊下的石阶上,一手托着下巴,眼巴巴地望着府门方向,另一只小手无意识地数着手指,嘴里还小声嘀咕。
“一天、两天……已经好多天了,阿兄怎么还不回来呀?”
她的发间别着一朵刚摘的海棠花,裙摆上沾了点泥土,显然是一早便守在这里了。
自从温禾去了郑县,府里的饭菜好像都没了滋味,连平日里最爱的蜜饯,她也只吃了两口便放下了。
“温柔。”
一道温和的声音传来,李恪端着一碟精致的桂花糕走过来,将碟子放在她面前的石阶上。
“先生昨日来信了,说这几日就能回长安,今日是春分,天气正好,我带你去曲江池看新柳好不好?那里定有很多好玩的。”
温柔抬眸看了他一眼,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眨了眨,语气里带着几分委屈:“可是今日是阿兄的生辰呀。”
话音刚落,她的眼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