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2章 差距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92章 差距 (第1/3页)

    吃完饭,李哲、老李、金百万和朱益民没急着散开,坐在小食堂的桌边继续议事。

    李哲从口袋里掏出一盒中华烟,给三人各递了一支,自己也点上,吸了一口后缓缓开口:“咱们刚刚聊了制度的重要性,但制度再好,没人监管、没人落实,也只是一张废纸。

    我想在公司设立一个人事部,专门负责制定管理制度、组织人员培训和做管理考核,你们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老李皱了皱眉,放下烟问道:“你说这人事部管招人、管考核,那俺们这些主管干啥?以后员工是听俺们的,还是听人事部的?

    别到时候干活的管不了人,管人的不干活,乱了套。”

    “爹,这两者不冲突。”李哲耐心解释,“你可以把公司想象成一支部队,人事部就是参谋部,负责定军规、记军功、管档案,确保队伍有纪律、有士气,但不直接带兵打仗;

    你们这些生产主管就是一线的连长、排长,带着人下地干活,管现场纪律、抓技术执行,这是你们的工作。

    连长不能自己改军规,参谋部也不能跑到田里指挥怎么种菜,各司其职才能拧成一股劲。”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人事部是你们的帮手。比如你们发现员工违规了,开个罚单交给人事部,他们会记录在案,月底算工资、评奖金、定升迁,都按记录来,不用你们跟员工扯皮得罪人。”

    “我懂了,这人事部就是个‘背锅’的,专门干得罪人的活呗!”金百万哈哈笑了起来。

    “你要这么理解,也没毛病。”李哲也笑了,指尖的烟灰轻轻弹在烟灰缸里。

    朱益民却没笑,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会儿:“李老弟,我还有个疑问。按你说的,人事部不直接管现场,全靠主管上报,那要是主管徇私咋办?

    比如我跟老金关系好,他在我手下干活抽烟,我帮他瞒着,人事部不也不知道?咱们公司里沾亲带故的多,这种事难免发生。”

    这话戳中了要害,小食堂里瞬间安静下来。

    金百万也跟着点头:“老朱说得对,村里人本就讲究人情,真要是亲戚犯了错,谁好意思较真?”

    李哲也在心里盘算——农村公司的管理难点就在这,人情大于制度,真要严格执行,容易得罪人;可要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制度早晚会形同虚设。

    “这个好办!”老李突然拍了下桌子,“咱们再找几个‘监督员’,不定期去大棚里转,发现员工违规、主管瞒报的,连主管一起罚!这样一来,主管也不敢随便徇私了。”

    “这个法子可行。”李哲点点头,又问,“那人事部主管和监督员的人选,你们有想法没?”

    金百万搓了搓手,一脸为难:“这职位是重要,可太得罪人了,村里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谁愿意干这吃力不讨好的活?”

    老李和朱益民也跟着点头,一时间还真想不出合适的人选。

    “行,这事不急,咱们回头再议。”李哲掐灭烟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快两点半了,该上工了,大家先去忙吧。”

    四人起身离开食堂,这几人现在都是公司主管,手下各管着一摊事要处理。

    李哲离开食堂后,也没有回家,打算去各个大棚转一转,看看实际情况。

    八月底的天气还带着燥热,大棚顶上的黑色遮阳棚拉得严严实实,挡住了毒辣的太阳。

    李哲先去了公司直营的育苗区,有的棚里摆着整齐的塑料育苗器,嫩绿的小苗刚冒芽;有的棚刚移栽完西红柿苗,土垄整得笔直。

    在 46号大棚里,李哲发现了一个新烟头,大概率是当天上午留下的——这也印证了朱益民的话,防火问题确实没引起重视。

    李哲脸色沉了沉,看来制度确实得尽快落地,不然真要是着了火,几百平米的大棚烧起来,损失就大了。

    正想着,不远处传来一阵争执声。

    李哲循着声音走去,看到葛青山正和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争执。他没有走近,而是站在不远处听两人对话。

    葛青山皱着眉,语气带着无奈:“振生叔,公司规定两点半上班,您怎么又迟到了?”

    李振生挠了挠头:“哎呀,中午孩子闹腾,我没睡好,醒来一看就晚了,这还是紧赶慢赶过来的。”

    葛青山又说:“振生叔,您这可不是头一回迟到了。要是大家都像您这样,棚里的活不就全耽搁了?”

    李振生摆了摆手,满不在乎地说:“我今儿个晚点走就是了,你小子别揪着这点事没完没了。”

    葛青山见对方不听,也没再争辩,低下头继续干活。

    李哲微微蹙眉——今天中午朱益民就跟他反映过,李振生干活是把好手,也肯出力,但经常迟到,对其他员工影响不好。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