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6章 团聚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06章 团聚 (第1/3页)

    上午九点多,西单街头早已热闹起来。

    自行车的叮铃声、商贩的吆喝声、行人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

    路边的副食店门口摆着成箱的汽水与新鲜蔬果,国营服装店的橱窗里挂着时下流行的的确良衬衫,往来人群摩肩接踵,有提着网兜采购的居民,也有外地来的游客,连空气里都飘着附近小吃摊传来的糖炒栗子香,处处透着繁华鲜活的气息。

    公交车“哐当”停在站台,下来一群背着帆布包的年轻人,说说笑笑地往西单商场的方向涌。

    一辆白色伏尔加轿车缓缓停在路边,副驾驶车门打开,谭静雅走了下来。

    她穿了件米白色连衣裙,领口缀着细碎的珍珠扣,长发用浅色丝巾松松系在脑后,衬得身姿愈发窈窕。

    她抬眼望向眼前的建筑,那是一间挂着“国营西单杂货店”木牌的底商,门窗虽有些陈旧,却掩不住临街的好位置,随即转头看向驾驶室,声音里带着几分好奇:“这就是你买的新底商?”

    李哲从驾驶室下来,顺手关上了车门,笑着点头:“没错,过户手续已经办好了,你先看看这环境,觉得适不适合开新餐厅?”

    其实方才坐车过来时,谭静雅就没闲着,一直透过车窗观察——西单的街道比崇文门还要繁华,主路两侧商铺林立,每隔几步就有招揽顾客的店员,往来的人流量更是肉眼可见的大,商业氛围很浓。

    她语气里满是期待:“我觉得挺合适的,咱们进去看看吧?”

    李哲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打开底商的门锁,做了个“请”的手势:“谭经理,里边请?”

    谭静雅轻笑一声,率先迈步走进屋。

    刚进门,一股淡淡的潮气就扑面而来,屋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四根粗壮的承重柱立在中间,好在整体格局方正,没有太多遮挡。

    一看到这空间,谭静雅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脚步轻快地在屋里转了一圈,嘴里小声盘算着:“门口是收银台,后厨在里间隔开……这一片、还有那边都可以摆散桌……”

    “我跟你想的一样。”李哲跟在她身后,指着靠里侧的区域说,“一楼就做散客区,桌子之间的空间得大一些,让客人坐得舒服,既显档次,也能适当提提价格。”

    谭静雅停下脚步,转头看向他:“装修的话,我觉得可以借鉴老店的风格,客人熟悉,咱们推进起来也快。”

    “借鉴是得借鉴,但得往上提个档次。走,咱们去二楼看看。”说话间,两人上了底商的二楼,二楼的面积稍小一些,有个木头隔开的小房间,李哲敲敲隔间的木头,说道:

    “包间要好好设计一下,选一些隔音的材料,避免有些喝酒的客户嗓门高,影响到其他客人。

    另外,专门隔出几个大包间,能坐十几个人的那种,承接商务局;再弄几个中等的,家庭聚餐十来个人正好用;小包间也不能少,朋友小聚要的就是私密。

    这样不管是高端客还是普通客,都能留住。”

    谭静雅掏出随身的小本子,把他的想法记下来,又抬头问:“装修队找得怎么样了?”

    “现在给新超市装修的公司,活儿做得还不错。”李哲靠在门框上,语气轻松,“我已经跟公司经理打过招呼了,要是他能承接,就让他接着干。

    回头让他先出设计图和工费单,咱们再一起商量。”

    谭静雅点点头,合上本子,“厨师这边我已经有眉目了。新找了两个川菜师傅,另外想搞‘新老搭配’——从老店调两个师傅过来,再给老店补两个新的。

    你也知道,老店三个厨师一直没分主次,短时间内还成,时间长了肯定出问题。所以我想让韩师傅留在老店,以后后厨就以他为主,也能稳住人心。”

    李哲点点头,认可了她的安排,又追问:“那新店的后厨怎么安排?”

    “我计划雇四个川菜师傅、两个湘菜师傅,跟老店一样,主打川湘菜。”谭静雅顿了顿,等着他的意见。

    “六个师傅恐怕不够。”李哲忽然话锋一转,眼睛亮了亮,“这次新店,我还想加点新东西——引进烤鸭怎么样?”

    “烤鸭?”谭静雅微微蹙起眉,说出了顾虑,“咱们没做烤鸭的经验啊!而且烤鸭得有专门的烤炉和区域,技术要求还高。京城做烤鸭的餐厅那么多,要是做得不正宗,反而砸咱们的招牌。”

    李哲早就想过这些问题,他耐心地解释:“别管是外国人,还是外地人,对京城的印象就是看故宫、爬长城、吃烤鸭、逛胡同。烤鸭就是京城餐饮的招牌和符号。

    多少外地人来京都是奔着吃烤鸭来的,咱们加了这个,能吸引不少客人,菜品也能更丰富。虽说有难度,但我觉得值得试试。”

    他望着谭静雅,语气里满是信心,“以后国内经济肯定会快速发展,交通也会越来越便利,来京城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烤鸭会是很多客人的首选,如果餐厅没有烤鸭,会流失很多客人。

    而且,咱们要做,就做高档正宗的梨木烤鸭,把名头打响,以后没准还能超过全聚德!”

    这番话让谭静雅动了心,她琢磨了一会儿,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如果真要引进烤鸭,那可得好好规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