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内容方向太多不知道取什么名字的一章 (第2/3页)
好,全都是在往自己的脸上抹锅底灰,别到时候犯点小毛病就被别人用放大镜逮着一顿黑。
奈何这根本就不是几个粉头能按得下来的节奏,束龙有点低估自己现在在国内的影响力了,网上有的是自发替他跟别人对线的辩经大儒,人家自己也乐在其中。
反倒是那些试图平息骂战节奏的粉丝,直接就被打成了敌方阵营派过来奸细。
就.挺无语的。
现在的讨论氛围已经容不下理中客了,不左就右选边站队就会沦为被攻击的对象。
甚至就连束龙用自己号亲自发的停战评论都被骂了几十楼,后面被家访空间动态才意识到大水冲了龙王庙。
整一个大抽象!
现在看来也只能指望红牛后续关于两人联动的运作了,看各家正主比较和谐说不定两边的粉丝都会消停一些,至于完全杜绝啥的就也别做什么白日梦了。
说到联动。
米哈游这边达成了与束龙的个人赞助之后,红牛根据束龙官宣头盔动态的反响似乎又有了新点子。
说白了红牛就是卖糖水的,那么努力地营造极限运动形象归根结底也是为了卖糖水,这才是他们的基本盘。
原神已经向全球呈现出了一项顶尖的二游IP能创造出怎样消费市场前景的潜力,如果说一开始红牛还没有全面和战马这些品牌去抢游戏低消费受众群体的打算,那么老米出现后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有束龙在中间做牵线搭桥的媒介,两边似乎正在盘算着合作产出一款红牛x燃油饮的联动能量饮料品牌,到时候跟随游戏的发布计划同步进行宣发。
这么一来不仅老米和红牛车队可以达成一项两边都有得钱赚的特殊车队赞助形式,还能借此一举突破红牛在国内原本被极限运动框架限制住的消费受众群体。
具体的还在商讨,看情况有可能会考虑整一个奥牛、泰牛以及米哈游三股分立的新公司,如果聊成的话那红牛今年的涂装说不定还会改。
关于涂装这件事,除了像去年本田纪念回的白牛涂装,红牛其实每一年的涂装风格变化都不会太大。
根据目前已经看到的样车情况,大概是就是深色部分的漆料从黑色变为了深蓝色。
外形上因为从空动规则变为了地效规则,所以设计出现了很大的变动,整体看上去线条更流畅了一些,不过缺少了部分空动规则下骨感凌厉的气势。
具体的效果如何还得看实车下赛道的表现,陆陆续续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束龙在基地一直待到了20号,这才启程蹭上了维斯塔潘的私人飞机。
今年的冬测依旧分为两轮进行,第一轮的时间为2月23日-25日,地点还是老样子位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第二轮则要换到巴林的萨基尔赛道进行,时间在3月10日-12日,就在赛季揭幕战的前一周。
两轮季前测试不只是在不同的赛道进行,宣传的规格也不一样。
第一轮测试差不多算是半保密测试,全球都不会有现场的直播源,每天只会提供简单的内容报道。
到了第二轮测试不仅会有观众,而且还配合有现场的直播以及赛季揭幕的宣传活动。
根据一部分围场信源报道,似乎是中东的土豪给钱了,所以决定将首次的大波宣传留到巴林再进行。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往年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进行的揭幕战也被巴林给薅到了手里。
首轮的测试比较平淡,时间的安排是维斯塔潘第一天,束龙第二天,第三天两人一个跑上午一个跑下午。
两人的任务也不太一样,成绩嘛倒也还算是中规中矩。
维斯塔潘第三天最好成绩也就在P3,束龙则一直老老实实挂在5、6名左右的样子。
因为他的任务是测试长距离跟车,尝试解决赛车海豚跳的问题,以及负责第三天下午赛道上人工洒水的湿地测试。
由于是地效规则的第一年,各支车队对于新规下如何最快的理解自然也不尽相同。
但几乎所有车队都面临着地效规则最让人头疼的海豚跳。
在地效规则下,赛车的绝大部分下压力将不再由上方的空力套件提供,而是转为通过赛车底板的气流通道利用文丘里效应产生。
当气流从通道流经时会被被极速地压缩再扩张,这么一来就会在车底产生低压区,与其说如今的赛车是下压力,倒不如说更像是吸附力。
这就对赛车的底板高度有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因为一般来说通道离地面越近产生的效果也会越强。
当赛车在直道上全力冲刺时,极高的吸附力会将赛车的悬架压低,进一步提升下压力和抓地力。
看起来形成了良性循环是不是,可这个压低的程度也是有限制的。
如果通道离地面太近的话,气流附面层会让流经通道的气流流量大幅度减少,反而会让赛车一瞬间丢失大量的下压力,从而让赛车的车身从地面弹起来。
然后再压缩,再弹,也就形成了所谓的海豚跳现象。
道理其实很好理解,就像喷香槟的时候束龙他们会用大拇指把瓶口捂住一部分,让香槟喷得更快更急。
但你不能把瓶口给一整个地堵住不是?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围场内却没有任何一家车队发现问题,别说是模拟器没有对应的数据,就连吹风动做模型研究的时候也不清楚会有这么严重的影响。
所以对底板高度的设定,成了围场内每一支车队都万分苦恼的老大难。
抬高了倒是可以很好地解决海豚跳,但相应的赛车也会损失大量的下压力,可能仅仅抬高1毫米就会造成足足0.1秒的单圈损失。
0.1秒是什么?对于F1来说0.1秒那就是命啊!
没有哪支车队会愿意仅仅为了兼顾舒适度就去牺牲赛车的性能!没有!
但这可不仅仅是车手们抗议他们被颠得背疼的生理性小毛病,这可是会实实在在影响到驾驶状态以及赛车速度表现的大问题。
海豚跳现象发生最频繁的地方就在每一个直道的末端,恰恰是车手们需要进行制动开始入弯最需要操作精准度的地方,这一下就让问题变得非常棘手。
以前车手们的寻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