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终究还是长成了腹黑的样子 (第3/3页)
离开的束龙很快便重新进入到了工作的状态,在这个非常关键的主场周末,红牛同样带来了为数不少的升级项目。
有提升引擎盖散热效率的。
有为了适配红牛环赛道特性专门对底板前端部分栏片几何形状进行微调的。
还有针对刹车盘散热罩进行改动,增大盘片间隙优化散热效果的。
时间紧任务重,红牛环又是本赛季唯三设置了冲刺赛的赛道,在冲刺排位赛之前就只有那么短短一节练习赛的机会来测试赛车的升级效果如何。
由于排位赛被安排得极为紧凑,这一轮升级红牛也没办法让两名车手做对比测试,无论如何使用旧套件的那一方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在随后的排位赛中陷入劣势,这是在公平竞争条例中绝对无法被接受的。
束龙其实不太在意适应时间造成的影响,维斯塔潘做出来的调教他基本上拿来就可以用。
但这是车队运作程序优先权的问题,他一个积分领先的车手可没必要委屈自己,到时候让人以为自己好欺负就成天逮着自己拿捏就有意思了。
不过由于没有同赛道的新旧数据对比,车队也无法确定升级套件带来的效果如何,只能先将就着优先考虑对排位赛的杆位争夺,再在随后的二练中进行对比测试。
好在从练习赛跑出的圈速表现来看,至少不是白忙活的负升级。
随后的排位赛除了汉密尔顿和拉塞尔在Q3双双上墙触发红旗之外,并没有出现其他对红牛造成太大影响的意外。
最后束龙跑出1:04.876的成绩拿下杆位,维斯塔潘则险胜勒克莱尔0.029秒,第二天的冲刺赛两台红牛将在主场同排发车。
由于已经进入过排位赛触发了所谓的封闭区规则,随后的二练中车队的测试项目基本就只有正赛的轮胎策略,其他绝大部分的赛车设定都被禁止修改。
现在红牛手握着对法拉利的单圈优势,冲刺赛单靠一个勒克莱尔多半是难以突破红牛的双车的封锁,车队这边干脆心里一横,给束龙临时换上一套旧部件和维斯塔潘对升级进行对比。
升级成效确实还是有的,单圈的速度由于车手个人能力属于不可控变量,有时维斯塔潘会快一点有时束龙又会快一点,暂时不做参考讨论。
不过数据显示维斯塔潘那边的长距离车况保持比较优秀,在相同强度的驾驶条件下对赛车动力单元和刹车片的负荷会更低一些。
至于是不是束龙也不清楚,随后的冲刺赛按照规定他还需要换回排位赛相同的零部件和设定,到时候开过他就知道了。
但.
或许上午测试的数据是正确的吧,冲刺赛开始阶段整体的驾驶感受确实如同维斯塔潘和数据分析组所形容的那般,但到了比赛的后半段束龙就开始察觉到不对劲了。
冲刺赛的结果当然是杆位起步然后P1稳稳带回,法拉利的那两台车自己斗起来比束龙和维斯塔潘之间适可而止的缠斗激烈多了,都没多少精力上前搅局。
最后束龙也在车队在主场专门的安排下,坐着红牛涂装的KIM X-bow进行了一个特别的巡场圈。
可刚才比赛中的感受让他脸上根本露不出轻松的笑容。
胎耗不太对劲,而且是非常明显的不对劲!
身后的维斯塔潘一直逼得很紧,束龙已经在维持速度的前提下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保胎,可23圈的冲刺赛还是将C4的黄胎给折腾得不轻。
到最后五圈时维斯塔潘的圈速也掉得非常厉害,看样子并不是束龙一个人由于2练的经验缺失所导致的问题。
可能和这一站红牛整体采取的偏低下压力设定有些关系。
尤其是在4号弯,想要维持住速度就必须带着更激进的速度和方向输入入弯,以及掺入更多的轮上滑移,否则低下压设定下车身的旋转过程会相当迟缓,给油的时机也会被迫向后推延一大截。
原本2练后车队讨论的正赛策略是黄白一停,现在看来可能需要再多做出些调整了。
到了星期天的正赛日,一大早天上就降下了大雨。
昨天赛后会议关于胎耗的讨论并不乐观,由于赛车的大部分调教设定已经被FIA的规则锁定,车队在这方面能够提供的帮助并不多,只能从经验和数据层面对赛道哪几个弯道需要对轮胎进行重点管理进行提醒。
原本束龙还以为这场大雨是主场对红牛颓势的救赎,结果这个雨才下到一半突然就没后续了,甚至就连F3和F2的赛事都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不仅没有影响,得益于这些低组别赛车的热心帮助,赛道上的积水也被排之一空,下午F1的正赛妥妥还是干胎起步的架势。
F2那边当然没什么好看的,无非就是皮亚斯特里的又一次胜利罢了。
反倒是雨战的F3比较有乐子,最后由红牛的新晋青训艾萨克.哈贾尔在主场拿下了冠军,颁奖仪式上束龙还专门被叫了过去,和这个鼻子圆圆脸圆圆的法国年轻人合了一个影。
另外一个叫马丁斯的车手拿下了亚军,奥利弗.比尔曼季军,勒克莱尔的弟弟阿蒂尔似乎是继承了什么不得了的家传诅咒,排位赛P4、冲刺赛P4、最后的正赛还是P4,好像跟“4”这个数字过不去了一样!
希望正赛里勒老四这位“4”之鼻祖可以将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