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九章 王澄:本官赞同蒋副使的提议  咒禁山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三百六十九章 王澄:本官赞同蒋副使的提议 (第3/3页)

前都是误会,希望他们不要插手马尼拉内政。

    大马金刀坐在主位的王澄听完使者的话后,脸上看不出喜怒,命亲兵将使者送出去后,第一个便询问蒋际春:

    “副使,你怎么看?”

    诸将也纷纷向他看去。

    在海上赶路的十天里,这位副使一直都老老实实,没有给舟师惹什么麻烦。

    虽然独来独往,常常唱反调,但船队里所有人都不敢无视他的存在。

    不仅仅因为在世鬼神的实力,还因为他的本身副使的身份。

    朝廷主流为什么视海外侨民为奸民、贱民?

    就一句话:“不受控制!”

    就连各位商号的东家们,都最喜欢用那种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背着债务的中年人,有牵挂才有顾虑,不至于凭着一腔血勇就无法无天。

    更何况是治下百姓呢?

    如果有一大群无牵无挂的单身男性聚集,额外再加上一个啤酒馆,让谁看了也得麻爪。

    放到远洋舰队身上也是一样。

    就连当初郑和身边,都始终存在一个地位极高、权力几乎与他平行的副手王景弘。

    闽州治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的落款就是:“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

    加上舟师上下官将,全都是来自卫所军户,家人、升迁都握在朝廷手里,皇帝这才放心将这么一支足够海外建国的力量交给他。

    与之相比,难道王澄一个地方军户,还能比皇帝家奴出身的郑和更受信任不成?

    要是一把手二把手还是一团和气,该担心的就是绍治皇帝了。

    所以,副使从一开始就不可能跟王澄穿一条裤子。

    蒋际春这个人选大有讲究。

    他为官多年,表面上既不属于当初风头无两的严党,也跟以都察院为大本营的清流没有关系。

    一直独来独往,刚正不阿。

    而且蒋家财富也没有在他的名下,而是挂在族中,活脱脱一位卓尔不群,一心为学的大儒形象。

    外加家里还是世袭千户,理应是知兵之人,不会给舰队拖后腿。

    他跟王澄一个掌握着个体伟力,一个掌握着整个大舰队,可以互相合作,又能互相监督。

    这也是徐少湖徐阁老的高明之处。

    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毛病,能让各方接受,皇帝也没有异议。

    要不是王澄有【奇货可居】和专克士绅豪族的【桑弘羊三问】护身,纵使见此人跟自己不对付,也不能认定他心怀不轨。

    这也是蒋际春敢于明火执仗争夺话语权,甚至控制权的底气。

    此时听到王澄问话,他也不怵。

    唱反调可不一定必须要后说才行。

    他早就从龟山书社内部得到了当时御前议事的详情,知道王富贵跟兵部尚书张鏊一样是主战派。

    于是,他毫不犹豫开口主张讲和:

    “我大昭乃王者之师,当以和为贵,本官觉得应当上岸与那弗朗机总督接洽”

    他身为一位正儿八经的进士,正要引经据典给这些丘八好好上一课,然后等王澄一意孤行的时候,上演一出诤臣死谏。

    再送他和嫡系.去死。

    无数恶毒念头在他心中翻涌之际,却见本应主战的王澄只是听他说了个开头,便当即点头:

    “很好,本官赞同蒋副使的提议!”

    蒋际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