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朕的千古一帝、世宗皇帝是黄粱一梦?! (第2/3页)
有了被刺杀的心理准备与真的要被刺杀,终究是两回事!
“呼!”
长舒一口气,江昭淡淡问道:“可是与军改有关?”
三大改革,吏治、经济、军改。
其中,吏治的受害者是一些文官,但官位基本上都不高。
但凡披上五品红袍以上的文臣,不管他是不是祸害百姓,不管他是不是特别奸诈,反正能力肯定没问题。
有着“既往不咎”的免死金牌,但凡及时收手,肯定是不至于因吏治而丢官,更别说因此铤而走险。
经济改革的受害者是地方上的里正、粮长,以及一些不通行商的小地主。
这些人的影响力太低,没资格刺杀大相公。
唯有军改,勋贵反对声音不小,也是三批受害者中地位最高的一批人。
当然,从顾廷烨、王韶、张鼎三人连夜登门来说,也可窥见是军改导致的结果。
“嗯。”
顾廷烨点了点,向外眺望一眼,挥袖喊道:“来人,带上秦彦。”
“走。”
约莫三五息左右,侍卫石头就押上了被五花大绑的东昌侯次子秦彦。
“拜见大相公。”秦彦连忙躬身,捆着身子行了一礼。
“这是东昌侯次子秦彦,刺杀的谋划者之一,也是告密者。”顾廷烨解释道。
东昌侯次子,对于其他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是“大人物”,但对于百官之首来说,其与庶民半分无异。
“说吧,都一一说来。”
江昭压了压手,淡淡道:“若是言之有物,自可戴罪立功。”
“是。”
秦彦站稳身子,连忙陈述道:“启禀大相公,此事盖起于.”
几人注视着,秦彦一点一点的说出纨绔子弟的谋划。
从纨绔子弟的聚会,说到罗义、甘宁,以及某法的详细规划,陈述内容相当详细。
约莫半炷香左右。
“如此,南郊大礼,公然杀了大相公,烈士遗孤自杀,一切自可天衣无缝。”
秦彦说完,连忙低头,不敢直视。
大相公!
其一身自带之威严气场,不怒自威,让人根本不敢与之对视。
“南郊大礼.”
江昭倚着椅子,略一皱眉,沉吟起来。
从头到尾,一切的刺杀规划都已是一目了然。
作为大相公,为了让南郊大礼无误,肯定会先官家半个时辰左右赶到祭祀台,并四处走动检查。
如此,烈士遗孤藏于禁军之中,敌在暗我在明,没有防备之下,自然能找到合适刺杀时机。
“啧!”
江昭连连摇头。
关于这一招,北宋历史上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
不过,那一次是刺杀王安石,一样是被人告密,不幸失败。
人性啊,经不起考验!
沉吟着,江昭眯了眯眼睛。
纨绔刺杀,可有两种处理方式:
其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那些纨绔子弟,本来就都是有死罪的人,让人找个由头查一查,判罪处死即可。
其后,暗中让纨绔子弟们的所在的家族知晓内情,那些人定然会惊惧非常,不敢作声。
缺点嘛.太过仁慈。
这一法子的威慑力实在太过有限,轻拿轻放,未免显得大相公好欺负。
千日防贼,心中惴惴不安,最终苦的还是大相公。
大相公的命,也是命啊!
其二、借题发挥,杀鸡儆猴。
近来,军改阻力不小,盖因将门勋贵没有被整过。
石见银山的利益,更是让将门勋贵误以为有机会讨价还价。
借题发挥,杀上一拨人,其余人自然是瑟瑟发抖。
军改,就此毫无阻力,自可实行下去。
选谁?
这不是显而易见吗?
“走吧。”
江昭起身,平静道:“入宫面圣。”
“诺。”
顾廷烨、王韶、张鼎三人,相视一眼,齐齐一礼。
三人都不是傻子,自然也知道此事可能被怎么处理。
对于这一决定,他们已经有了预见。
这种事情,从有想法并广而告之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将门勋贵会遭到铁拳打击。
当然,有人告密,判罚肯定不会重得太过离谱,产生的影响力也不至于跟“洛水起誓”一样恶劣。
御书房。
鎏金龙烛,灼灼燃烧。
君臣相对。
“什么?!”
“嘭”的一声,赵策英一拍长案,“噔”的一下,猛地站直身子。
“有人敢刺杀江卿?”
大半夜被人叫起来,本来还有些迷迷瞪瞪的赵策英,一下子就清醒过来,脸上一下子就红涨起来,额头泛起了点点汗水。
一双龙目,尽是震怒!
“他妈的!”
赵策英怒骂一声,红涨着脸,一手抽出楮纸,一手拾起毫笔:“谋划者都有谁人?”
“老子要灭了他的满门,诛连九族!”
赵策英是真的怒了!
就连先皇后高氏插手朝政,他都没有这么怒过。
除了怒,隐隐还有一丝后怕。
没了江卿,谁人可继续主持变法新政?
没有!
江昭的水平、眼界、布局,绝对是独一档的存在。
一旦江昭身亡,继任者唯有两个选择:
要么,努力维持变法成果。
要么,狗尾续貂。
但不论是哪一种选择,肯定都是强行打断了大周的国力上升期。
国力不上升,如何可打败辽国铁骑?
这也意味着,所谓的千古一帝,世宗皇帝,大一统,统统都是黄粱一梦!
这让人怎能不为之震怒,怎能不为之惊惧?!
君王者,万人之上。
但凡有点志向的君王,谁人的追求不是千古一帝?
结果,你告诉朕,区区纨绔小儿,差点毁了中兴大计,大一统之进程?
杀!
统统都得杀!
“甘国公长子甘宁、令国公次子罗义,安宁侯次子陈彪”
秦彦一一报出“兄弟”的名字,毫无半分迟疑。
不一会儿,十余人名字已然列齐。
“官家息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