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碰头会 (第2/3页)
压缩不少,也可以在节假日高峰期,安排更多的表演和服务,提升咱们影视基地的吸引力。”
听了张延这番话,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不知该怎么评价。
这年头的大学生还是天之骄子,而且刚刚从包分配向自谋前程转型,普通私企能忽悠几个大学生蹲办公室,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张总这可倒好,直接拿大学生当牛马用,而且给钱不多全靠画大饼。
最后还是陈虹接茬道:“那在开源方面呢?”
张延揉着眉心道:“开源么,首先肯定是找港商注资,其它的我还没想好,但应该可以试着去周边城市引流——比文化和历史底蕴,咱们肯定拼不过京城,所以核心还是要靠明星引流。”
他暂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最终可能还是要朝食宿上动脑筋,不过这就涉及到影视基地和周边商贩的博弈了,必须谨慎对待。
等他说完了这两件事,就轮到王晶花汇报公司近期的情况了。
“经过几个月的沟通,《新游龙戏凤》还是没能进入港岛,因为缺了这最重要的一块跳板,对东南亚市场的开拓也不太理想。
好在经过国内好几轮反复播放,咱们的收益已经是相当可观了,再加上陈总和张导的广告分成,以及各种隐形的好处,预估毛利润至少有七八倍的样子。”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韩国那边倒是主动联系了咱们,但他们给的价格很低,而且是拿来填充午夜档的。”
常季红不高兴的接茬道:“这些高丽棒子就爱耍小聪明,92年建交后咱们引进的韩剧,都是放在黄金档播出,但他们从咱们这里引进的东西,全都放在午夜甚至凌晨的垃圾时间播放。”
没办法,东大对文化输出这一块不能说是不重视,但确实是走了不少弯路。
8、90年代由于不自信,很多事情都做不到对等谈判,等到后来醒悟过来,很多事情又已经约定成俗了。
张延想了想,拍板道:“就算是午夜档,总还是会有人看到的,好酒不怕巷子深嘛——不过签约的时候,必须要求他们做好翻译工作,如果翻译出现问题,咱们有权回收版权。”
当初TVB在翻译《天津卫》时,完全隐去天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