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第1/3页)
先秦之时,河西一带本是大月氏人的属地,他们逐水草而居,习俗与匈奴人无异。
但在汉朝初年,匈奴入侵河西,两次大败大月氏人,迫使大月氏人举族西迁,自此河西之地便落入匈奴人之手。
到了汉元狩二年,汉武帝刘彻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了河西之地,并在此设立了酒泉、敦煌、张掖和武威四郡。
自此,河西四郡便成为中原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争斗的最前沿。
到了隋大业十三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作为武威郡豪强的李轨等人认为薛举残暴,迟早会派兵来侵扰和劫掠他们河西四郡,而河西四郡的隋军很难保护得了他们和族人的周全。
为了自保,他们便决定起兵自立,借着“李氏当称王于天下”的谶语,奉李轨为主。
于是,李轨便自称河西大凉王,占据了整个河西之地。
虽说李轨为了自保,一直刻意交好李渊,不仅认李渊为兄,还派自己的弟弟李懋入长安为人质。
可李渊根本不领情,最终还是派次子李世民率兵灭了他,自此河西之地便落入唐朝之手。
河西之地虽然贫瘠,不适宜大规模耕种,但因为水草丰美,历来都是培育优质战马的好地方。
李渊也正是看重了这一点,同时也为了防止西突厥人或吐谷浑人的染指,在河西四郡屯驻了重兵,牢牢控制着河西四郡。
但随着十几万唐军兵败河东,关中兵力吃紧,唐朝不得不从河西抽调回了大量兵马,致使镇守河西四郡的兵力锐减了不少,只剩下不到万人。
西突厥人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河西四郡兵力的变动,开始变得有些蠢蠢欲动,引起了河西四郡官民的不安。
这也是身在敦煌郡的沈越给族侄沈光去信求助的原因。
可信寄出去了那么久,却一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让沈越一颗本来满怀期盼的心一天天沉了下去。
尤其是最近与他们一向交好的陈家告诉了他们一个无异于晴天霹雳的消息,那就是唐朝很有可能会彻底放弃河西四郡,将兵马全部撤回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