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船司 (第2/3页)
睛也看不出太多形状。
瞿英不动声色地拉了一下自己黑袍的兜帽,遮住了眼底的神情。
如果是姜庶在这里,肯定能认出来,这身装扮,正与当初帮他杀害冯老七的碎玉人相同。
其实那夜山洞相遇,瞿英就认出了姜庶,他记得这个少年,坚韧、谨慎、果决,是个不错的苗子,不然他也不会邀请他加入碎玉人。
唯一的隐瞒,在于他当时和姜庶提到碎玉人的性质时,说了谎。
碎玉人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修行人脉。
想到那夜姜庶眸中不断闪烁的狐疑,瞿英又忍不住轻笑了一下。
少年人还是缺少阅历,只因为瞿英袒露碎玉人身份时神情坦荡,加上没有额外去在意姜庶,他便没能将这夜遇的长发男子,与助他弑师的黑袍联系在一起。
倒是与姜庶同行的那个外州人,观察入微,不像个好相与的人物。
莫名的紧张感,让瞿英扯了扯身上衣服,还是尽快解决江城山的事,免得横生事端。
船司检查很快到了他这边。
确认他是修行者不难,只不过既非兵家又不是炼头,还是让江城山的弟子多看了他几眼。
若非瞿英身后没有带着小孩,只怕都得被当成果汉。
这一点上,其实受到姜庶的影响,裴夏有一个错误的认知。
外州果汉,在秦州底层的穷苦百姓看来,的确是引渡孩子去过好日子的过江菩萨。
但在诸位军阀眼中,却是极其讨嫌的苍蝇。
原因也很简单,秦州之所以强大,是因为龙鼎碎裂后有地气的存在,使得秦人在本土战力彪悍。
这就必然引出一个前提,那就是禁止秦人大规模逃荒。
二十年来,这始终是边境军阀不敢松懈的要务,秦人想要出境绝非易事。
好在这一点上,相邻外州也比较配合,毕竟秦人千万,这要是放开了逃荒,谁能吃得消?
这名江城弟子提着自己手里浸了油的麻绳长鞭,戳到瞿英脸侧,拨开了他的兜帽,想到山上最近下了命令,要留心可疑人物。
他多问了一句:“来船司何事?”
瞿英适时拿出几分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