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5章 乾元十九年,人口三亿五千万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25章 乾元十九年,人口三亿五千万 (第1/3页)

    到了乾元十六年,大唐人口居然从两亿一千多万,狂飙到了两亿八千多万,把李承乾都给吓了一大跳。

    看来他预计的人口飙升,属于提前了。

    这是任何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但是,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原因就在于,收音机的普及。

    各地收听到政策的民众,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讨论,已经开始渐渐懂大唐的国政。

    政策好,百姓安心,生活也过好了,自然就更愿意多生。

    同时,在政策的号召之下。

    原本考不上的一些书生,也开始放下身段,进入各地渐渐开始开办的小学中,成为了教书育人的夫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也给家里赚钱。

    大唐的小学遍地开花,有时候一个县里都得三五所,要不根本无法容纳那么多学生。

    在政策里也有讲过,读书识字是每个人基本的义务,也是未来大唐的栋梁。

    未来,如果不会读书识字,那就只能做苦力,只能回家种地。

    在这种宣传之下,生活也过好了的基础上,百姓当然就更愿意让孩子去学习,不再把他们看成劳动力的一份子。

    同时,伴随着各种大大小小的发明,工匠业也开始大发展。

    各种各样低阶的手工作坊,到高等级的科技研发,同样也是遍地开花。

    甚至因为十万个为什么的影响,民间出了许许多多基础或许不扎实,但却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他们或改良身边的工具,并不以此为牟利,而是传播出去的。

    或做出各种各样灵光一闪的手工物品,然后找商家技术入股或者买断,让自己发一笔小财。

    大唐的各行各业,可谓是欣欣向荣。

    肉眼可见的变化,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

    接近三个亿的人口,如果从高空看去,大唐的范围之内,除了一些人实在不适合生存的地域,人烟相对稀少之外,其他地方人潮如织。

    而且肉眼可见,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这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时代。

    乾元十七年,李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