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第348章 伞兵部队的作战方向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卷 第348章 伞兵部队的作战方向 (第3/3页)

兵部队执行的是动辄上千公里的远距离空降作战,两者在战术上也许形成了搭配关系,但在体系组成上,空中突击部队是陆军作战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陆军有自己的固定翼飞机部队,几百架强-6攻击机就是最为有力的前线支援力量,能够为空中突击部队提供及时有效的空中支援。

    这一波,李干支持了陆军,认为将空中突击部队保留在陆军编制里是合适的。

    但是,鉴于空军伞兵部队扩编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陆军从战区部队里,挑出了三个师的编制,全部划拨给了空军。

    空军用这三个师组建了伞兵第16集团军。

    如此一来,空军便有了2个伞兵集团军,除去一个教导师,有足足5个伞兵师可以执行作战任务,力量是足够的了。

    日本国土狭窄,当前的弹药动辄打几十公里上百公里的情况下,没有使用伞兵空降作战的必要。

    不夸张地说,陆军的远火只要登陆,就能从西打到东,像是切鸡鸡一样把小日本给切成若干节。

    扩编伞兵部队,是要用在苏联战场甚至美国战场的。

    别以为没有对美作战计划。

    五角大楼的某个抽屉里,也一定有对东大作战计划。

    许多人知道二炮部队属于战略部队,轻易不动用,实际上,就兵种来说,伞兵部队也属于战略部队。

    这种能够对几千里之外的地方实施登陆作战的部队,具备其他兵种不具备的优势。

    以前,东大的伞兵部队不被别人放在眼里,这是因为运输机性能限制了。

    运-8这种中型运输机七十年代才仿制成功,最大作战距离不超过2000公里,限制了伞兵部队的发挥。

    自从运-10服役,安-124入列,这个问题解决了。

    尽管运-10属于窄体客机,但必要时候也是可以执行空降任务的。

    最关键的是安-124的服役。

    采购一批,引进全套技术,在长飞厂那边进行国产化,从根本上解决了东大空军缺乏战略运输机的问题。

    等到国产的运-20战略运输机出来,空军的远程输送体系架构也就完善了。

    李干向伞兵部队明确提出了未来训练的两大重点,第一是寒区森林作战,第二是热带海岛作战,重点训练这两块。

    针对哪些目标、针对谁,众人心知肚明。

    美军占据了太平洋许多岛屿,如果全面开战,要实施有效的反击打到美国本土,是必须要先把这些岛屿拿下来的。

    最快速的办法莫过于使用伞兵部队了。

    依靠陆战队挨个挨个打太几把慢了,而且今时不同往日,二战时期的跳岛战术,在当前的绝对技术兵器面前,就是渣渣。

    确定了伞兵部队的作战方向,李干立即返回伯力空军训练基地,等待秦火那边的最终侦察报告。

    军事情报之重要,能够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甚至在某些时候,一份军事情报能够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