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第350章 老毛子的试探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卷 第350章 老毛子的试探 (第1/3页)

    1988年5月,劳动节最后一天。

    勒拿河自南向北,将原萨哈共和国一分为二,西岸一侧仍然归俄国,而东岸一侧则归还给了东大。

    自远东战争结束后,两国在勒拿河两岸部署了边防部队,其中,勒拿河中游的一个城市是双方布防的重点,可以说是整个勒拿河防御线的关键支点。

    原萨哈共和国的首府在勒拿河西岸,便是有名的寒都雅库茨克市。

    这座城市就建在勒拿河西岸的永久冻土层上,除了表面那一米多的积雪会融化,再往下就是几万年都不曾融化的冻土。

    苏联科学家在这里挖出了几万年前的猛犸尸体,不但没有腐烂,反而栩栩如生,新鲜得很!

    雅库茨克东面,只隔了一条勒拿河,却是另一幅光景。

    东岸本就只有寥寥几个城镇,当年这里的居民基本选择了过河回到俄国。

    东大索性把这里改成了兵城,行政等级为地级市,叫做红星市,常驻一个边防团和一个武警机动师,且进驻了一些国企,以林木企业为主。

    也正因为这里是东大边防驻防的重点,这一次苏军的调动并没有放在雅库茨克,而是放在了气候要暖和许多的贝加尔湖北部地区。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第一枪会在这里打响。

    红星市南边有一处库房,储存着红星供销社的物资。

    因为军管的原因,边境地区的的非军事单位的物资由供销系统负责提供,但是并不限制配给,只要有钱都能买到东西。

    红星市目前没有自产粮食的能力,大部分物资全靠内陆运过来,所以,对物资的供应还是有一些限制的。

    每一周,都有车队跋涉千里往供销库房运送生活物资,维系着红星市的日常运转。

    前往供销库房的公路,有一段是贴着勒拿河岸边走的,与对面的雅库茨克隔河相望。

    对面的老毛子不止一次羡慕地看着这边的车队在库房里进进出出,运来大量物资,又运出大量物资进行售卖或者分发。

    粮食危机早已经蔓延到了雅库茨克,城里也早已经实行了配给制,配给量越来越少,面包的质量也越来越差。

    把供销库房放在雅库茨克市民隔着河就看到的地方,这是攻心的计策。

    今天的车队驶入了沿河路线,长龙一般的重载卡车缓缓前行。

    突然,河对岸发出一排闪光,随即是枪声,继而密集的子弹击中了卡车的驾驶舱。

    好几位驾驶员被当场击中,牺牲之前踩下了刹车,保住物资。

    一通密集射击,整个车队都被覆盖了,而且弹着点都是在驾驶舱,显然,这是一伙职业军人,他们的目标是车上的物资。

    果不其然,十几条冲锋舟从对岸的隐蔽处冲出来,迅速登上对岸,冲上公路,以极快的速度把车上的物资转移到冲锋舟上。

    他们的动作飞快。

    最近的武警部队反应也不慢,枪响之后,直接就触发了紧急机制,值勤的武警中队乘车冲过来,和那伙武装人员交上了火。

    一时之间,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