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第352章 苏军异动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卷 第352章 苏军异动 (第2/3页)

本写下了这样一幅景色,牛猛凑近看,顿时惊为天人:

    但见,近郊的旷野上,表层积雪已经融化为雪水,露出了下面早已经顽强生长起来的绿草。

    空气里仿佛还蔓延着寒冰消解的声响——滴沥,咕咚,吱呀……并非柔媚的雨声,是沉睡整个冬季的土地与河流终于苏醒,骨骼伸展的嘶鸣。

    那白得刺目的积雪开始松动,边缘处已微微发黑,下面埋藏的干草与枯叶,此刻如蒙赦免,正湿濡地向上翻卷。

    雪线步步溃缩、败退,地面上漫溢着棕黑混杂着泥浆的水流,在地势低洼之处汇成了小小的湖泊。

    坑洼里积满了冰蓝的水波,亦像大地睁开了无数深幽冰冷的眼瞳。

    一些冻得硬实的冰崖边上,融化之势则更是凌厉而干脆。寒冰似被阳光的刀刃一片片削落,崩塌而下跌撞入河水中。

    冻土开始渗出泥泞,原本坚实的冰面缓缓塌缩、松弛了,显出倦老的面孔。

    大地仿佛不再安卧不动,而在消融中呼吸。地表上满是解冻所刻下的裂痕,蜿蜒曲折,如老兽冻伤的皮裂,又似古老符箓,宣告严酷季节已经破阵。

    风也悄然换过了性子,不再尖利刮脸了。

    它缓慢、沉重却带着暖意地拂过无垠苔原,残存积雪的碎片下面,竟有青绿点点怯怯探头。

    更有些矮生柳枝的柔条,不知何时已缀满了细小的芽苞,琥珀颜色在冰天雪地里摇曳。

    苔原的低洼处,静卧着深浅不一的“热喀斯特湖”——那是冻土沉陷、冰融水聚而成的奇异景致。

    其湖面幽深沉默如眼波,映出微蓝的天光与残雪的边际。

    在这冷硬的冻土上,冬虽未散,春已固执地开始凿冰。阳光照进冰崖罅隙,竟如一把尖利的匕首,刀刀刻入冰面;冰碎渐落,水波流动处,竟也漾起清冷又澄澈的微光——恍若春色正细细切割严冬的铠甲。

    原来寒冷的大陆腹地中,春的降临从来是肃然的战场,是寒凝溃败于暖阳处的阵痛。虽无喧哗嫣红,却有冻土崩裂与雪融水流,它们用低浑之声完成了对冬的盛大处刑。

    这便是雅库茨克之春:冰封下涌动的生命,沉默里蕴含的巨力。

    这边是自古以来属于我国的领土,世外寒都雅库茨克!

    牛猛朝杆哥竖起大拇指,“首长,您写得太好了!”

    杆哥是军队内的作家,任职于战区创作室,挂着上校军衔,尽管他才三十多岁。

    因为他的职称是正高级,对应的是教授级别,所以,哪怕他的服役年限只有十几年,仍然得到了上校军衔。

    所以,牛猛称他为首长是没错的,当然,杆哥是他的笔名。

    杆哥回忆着说,“西伯利亚是地球的净土,几万年以前这里是什么样,现在就是什么样。”

    “1977年,我随部队调防阿里地区,在那里看到了纯洁得令人心醉的雪域高原,我以为那是最纯净的地方了,直到我来到这里。”

    笑了笑,杆哥拿手一指对岸的雅库茨克城,说,“这座城市是原萨哈共和国的首府,是该国最大的城市,方圆一千公里之内,也就这个地方最适合人类居住。”

    “如果有机会,我非常希望以主人的身份去到那里潜心创作。”

    牛猛听出了言外之意,当即道,“首长,只要上级一声令下,我营能够在一个小时之内冲进雅库茨克,解放那里的人民,夺回失土。”

    杆哥缓缓点头,收起笔记本,抬起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继续观察着雅库茨克城。

    同行的摄影记者不断地消耗着快门,拍摄下对面的风景以及地标,还有军事警戒哨位。

    采风团从瞭望塔上下来,通讯员跑过来,低声报告道,“营长,对面的部队的集结,可能有情况。”

    牛猛当即严肃起来,对杆哥说,“首长,可能有情况,我派人送你们到后方。”

    杆哥是采风团的团长,是采风团临时党支部书记。

    谁知,杆哥说,“你派人送其他人回后方,我跟着你们。我不只是作家,也是战地记者。”

    牛猛要说话,杆哥摆手道,“我在步兵连队当了六年的兵,比你早好几年,不用担心我。给我拿一支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