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53章 对岸飞过来的侦察气球 (第1/3页)
正如陆军强烈反对将空中突击部队放到空军麾下,陆军最有力的一个理由是,陆军的最大作战半径是500公里。
许多人知道,空军的最大作战半径是以作战半径最大的战斗机为准,海军则是以最大自持力为准。
战斗机、舰艇的技术参数里,作战半径和自持力永远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而陆军主张,他们的作战半径是500公里,是依据一次投入兵力能够在多大的战场中进行作战的范围。
这个范围恰好在强-6攻击机的完全作战半径中。
强-6攻击机要做到战场5分钟到达,这个最大范围局势500公里。
陆军坚持把强-6机队留在陆航,而不是交给空军统一管理的理由就在于此。
陆军内部能人多得一比。
尽管近十年来,国家加大了空军、海军的建设投入,大量的资源倾斜到这两个军种。
但陆军到底是老大哥,论资源调动能力,论人才培养储备能力,陆军依然是老大哥。
国防技术大学是最高统帅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高等教育院校,实际上这所军校的前身就是陆军的,现在换了名字换了个直接单位,实际上还是老陆说了算。
老陆太牛逼了,最高统帅部十三委员里,非陆军出身的只有二人,分别是海军司令李远海、空军司令许宝国,就连二炮司令都是老陆出身。
陆军的地位不可撼动。
他们在国防技术大学里搞了个实验室,专门做高深技术研究试验。
三年前,这个实验室高出了一个作战辅助决策模型,把战场情况以及敌我兵力情况等数据输入进去后,这个模型能够自动计算出多种非常精准的结论。
陆航用过好几次,用于计算需怎样做才能实现强-6攻击机五分钟到达战场任意一点实施火力支援。
经过好几个月的反复计算,用了几百组不同的数据,最后的结论是,在500公里作战半径中,需要300架强-6攻击机,其中,必须要保持天上时刻有17.5架强-6攻击机处于巡弋状态。
陆军把这个数字定为18架。
强-6在标准载弹的情况下,所搭载的燃油能够飞行3300公里,以600公里每小时的航速巡弋时,去头去尾,战场上空巡弋时间为3个小时。
如此一来,每天则需要8批次,也就是144架强-6攻击机,才能做到这一点。
而实际上,在体系化的高效指挥之下,这个数字是能够往下压的,总的来说,陆航最少要保证时刻有100架强-6攻击机能够执行作战任务。
陆军按照每个战区能够单独应对一个方向进攻的要求来配置陆航部队,所以,当前陆航的强-6攻击机机队规模已经突破了700架!
这个数量太他妈恐怖了,比大多数欧洲的传统强国的整个空军装备的飞机还要多。
700架强-6攻击机的背后是一个庞大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维系这个后勤保障体系的运转,比采购这700架强-6攻击机的钱还要多。
最高统帅部倾向于把陆航的强-6机队划给空军,其中最根本的考虑就是节省下来一个后勤保障体系。
现如今,强敌环伺,搞不好要两线作战,让陆军保留强-6机队更利于作战。
程瞎子作为陆航强-6攻击机团首任团长,可以说算是原始股东了,他非常清楚强-6攻击机的任务,非常清楚他们要怎样做才能给予步兵部队最有力的支持。
红星市所有的军事单位全部做好了准备,甚至民兵部队也立即进入了战备状态。
所谓民兵部队,便是那国企职工。
红星市是完全新建起来的城市,在这里暂时没有私企、个体户,全都是国企进驻。
那些国企职工平时是普通人,是老百姓,与军队、武警、公安、公务员区分得很清楚。
一旦进入战士,进入了战备,这些国企职工会立即按照编制组成若干个民兵连,换上军装从库房里领取武器弹药往那里一列队,那就是一个轻步兵连。
红星市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