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0章 名家鉴字 (第1/3页)
顾嘉良一生清清白白做人,头一次进大理寺衙门。
他坐在马车上,看着车窗外熟悉的长安街景渐渐变成肃穆的官衙高墙,心里不由得发紧。
待车马停稳,顾嘉良扶着车夫的手下车,仰头望向门楣上那块黝黑发亮的“大理寺”牌匾,牌匾边缘的铜钉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只能在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
这次托请,怕是没那么简单。
郁修明早候在门口等候,见顾家的车马到了,立刻快步迎上前,微微躬身行礼,语气恭敬,“顾博士,一路辛苦。”
为了那两封掀起惊涛骇浪的左手书,三司官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的托了文界故交,有的许了笔墨馈赠,好不容易才凑齐了四位在长安书法界小有名气的文士。
郁修明过去和顾嘉良不甚熟悉,但现在,关系不是变了吗?
他便宜师弟的亲祖父,说起来都不是外人。
若是寻常证物,郁修明大可直接带出大理寺,请顾嘉良安坐家中辨认,可此事事关少府监贪腐案的关键线索,半点不敢马虎,只能劳烦几位名士亲自上门。
郁修明将顾嘉良引至偏厅,刚推开门,就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正坐在桌边品茶,正是翰林院的退休学士历宜然。
两人都是长安的文化界的“老人”,哪怕过去不甚熟悉,也有几分面子情。
顾嘉良率先问候,“历老,许久不见了。”
大理寺好茶好食的伺候着,再看其他几位请来的名士,众人心中不由得敲响一记警钟。
这般礼遇,绝非寻常“请教书法”那么简单。
旁边一位中年文士忍不住低声问道:“顾老,你可知大理寺请我们来,究竟所为何事?”
他应了亲友的托请才来大理寺走一遭,一路上左思右想,也猜不透什么样的大案要案,需要请他们这帮埋头写字的书生来奔波。
顾嘉良倒也实诚,直言道:“只说请我辨认一份文书的字迹,其他的倒没细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