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91章 笔墨追踪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 2191章 笔墨追踪 (第2/3页)

宿,自不必如年轻官吏那般,在宗元纬这等高官面前过于拘谨。

    外行就是外行。

    笔锋变化,有“眼睛”的都能看出来。

    他们该聊一点内行的话题。

    历宜然语速平缓,干瘦而指节分明的手掌轻抚过两份文书,指尖在纸面稍作停留,仿佛在品鉴其肌理。

    他的声音带着老儒特有的沉稳,一字一句道:“旧年那份纨绔案的供状纸,用的是蜀地产的麻纸,质地略糙,善于吸墨却不够细腻。墨锭为潞州松烟,色沉而暗,寻常店铺即可购得。笔则是兼毫笔,狼毫掺羊毫,软硬适中却无甚特色。

    这三样都是市面上常见的中等货色,稍有余钱的文人墨客,都用得起。”

    说着,他将手掌轻轻按在匿名投书的边缘,指尖在纸面上细细摩挲,“可这份投书不同。

    纸张换成了剡藤纸,质地柔韧绵密,光滑胜绢,墨迹易于显彩,价格比蜀麻纸高出不止一筹。”

    他略作停顿,视线落于字迹上,继续道:“笔墨却没换,你们看这墨色,乌黑凝亮,隐隐泛光,乃是易水产的上品墨。笔则是上等紫毫笔,用江南兔毫制成,笔尖刚劲,最利于楷书钩捺。

    这两样,已非寻常易得之物。”

    宗元纬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插话,“历老,这不是都换了吗?”

    顾嘉良代为解释,“宗寺卿有所不知,历老的意思是,投书者平日所用之纸,乃是与易水墨、紫毫笔相配的佳品。

    却在书写投书时,临时寻了比‘他’平时惯用的纸张,更为易得、廉价的剡藤纸来代替。”

    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在常人眼中,剡藤纸已经是名贵之物。但比起易水墨、紫毫笔,还是差点意思。

    书写者临时换纸,显然是想掩饰自己的身份,却一着不慎,忘了更换更难以“标记”的笔墨。

    能用左手将字写到这般境界,投书者定然是内行人,不可能不知道好笔墨配好纸的道理。

    临时换纸,反倒显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