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0章 县衙日常 (第2/3页)
张法音胳膊上搭着几根毛衣棒针,手里正绕着毛线,打算给两个儿子织件厚实的毛衣。
太平县不比长安便利,市面上难买到合心意的衣裳鞋袜,大多只能靠自家手工制作。
赵璎珞端来一杯热茶递过去,“伯母,先喝口茶,歇会儿再织!”
张法音接过茶,喝了一口,然后像每一个老母亲那般,忍不住吐槽道:“昨儿他穿的那一身衣裳,我都不想说了。”
她在长安会做四季衣裳托商队送来,到底不比人在跟前照顾得周到。
昨日杜乔穿的衣裳,一看就是在太平县本地做的,针脚粗糙,料子也一般,勉强凑合,能穿出门,但也就那样了,实在难入眼。
不一会儿,赵璎珞又提着一个食盒走进来,打开盖子,里面是四五个烤得焦香的红薯,外皮微微发皱,还冒着热气,旁边还配着几个小巧的木勺。
她笑着说道:“刚从灶孔里扒出来的,还热乎着呢!
阿谦那边,我已经派人送过去了。”
亏得杜乔脑子清醒,知道家人要来赴任,提前把县衙后院的小厨房收拾出来,烧水做饭都方便,不至于吃口烤红薯都要折腾得满衙门皆知。
此前杜乔和身边几个下人,都是搭着县衙的公厨吃饭,也就勉强能吃饱、饿不死,如今有了小厨房,才算真正有了“家”的味道。
孙无忧这会儿正有些饿,她在长安很少有机会吃红薯,反倒对这种自带甜味的粗粮颇有好感。
她拿起一个红薯,用木勺挖着吃,软糯香甜的滋味让她眼睛一亮,“这红薯是真不错,又甜又面。”
张法音将毛线放到一边,笑着提议,“你们启程的时候,让长林置办一筐红薯装上,放到马车上,路上生火做饭时随便扔几个进去,省时又顶饿。”
赵璎珞立刻竖起两根手指,“伯母,至少得两筐!”
单是他们这一队的人马,再加上护卫仆婢,两筐红薯吃不了几顿。
以前怎么没想到,红薯可以当做长途旅行的伙食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