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5章 筹谋毛衣 (第3/3页)
他们心里踏实,这才是稳定人心的好法子。
段晓棠听着有道理,便试探着问道:“你打算要多少?”
庄旭早就在心里盘算了无数遍,“参加过北征的老兵,一人发够织一件马甲的毛线。往后再打了胜仗,就再买些毛线回来,给他们把马甲的两袖子续上,改成完整的毛衣。
至于战场上表现特别优异的,就多分给他们些线团,让他们织双手套或者袜子,寒冬腊月里握兵器、行军,暖手暖脚,也能少受点罪。”
至于刚入营的新兵,庄旭提都没提,他们还没为右武卫做出贡献,没资格享受这份福利。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常理,但在军营里,论功行赏才是更重要的规矩。
这样才能让老兵觉得“值得”,让新兵有“奔头”。
可惜段晓棠对织毛衣一窍不通,别说一件马甲需要多少线团,就连毛线的粗细、材质都分不清。
只能如实说道:“这事我帮不了你,你去找徐掌柜打听吧!”
庄旭没挪步,他千辛万苦走后门是为了什么,“你能不能给祝娘子透个话,就说我们右武卫想从恒荣祥买大量毛线,让她在颜色上放宽些限制。别总是只有黑的、灰的,多给些选择。”
段晓棠更糊涂了,皱着眉 “啊” 了一声,没明白他的意思。
“黑的、灰的不是挺耐脏的吗,军营里穿正好。”
庄旭一本正经地解释,“这不是快过年了吗?兄弟们也想穿得喜庆点,是不是得来点鲜艳的红色?”
之前诸卫在恒荣祥定做服装,为什么不选择典章规定的红色,非要选黑色?
难道是他们仰慕大秦风采吗?
还不是因为另外染色要加钱,为了省点钱帛,只能选最基础的黑色。
段晓棠后退半步,一推六二五,“你去找明月和徐掌柜聊吧!”
相信经过前段时间“共患难”的情分,他们应该会给庄旭一个友情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