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悲乡之旅 (第2/3页)
这次南行,步履匆匆。到了武汉火车站,有个女串串带我们去她们的火车站不远处找住宿。她带路,我们还一起乘公交车,左拐右拐,不知去向。最后来到黄鹤楼旁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简易招待所。没有挂牌,没有写上什么名字。我一看就觉得受骗了。我说了一声走,回火车站,找我原来住过的那家熟悉的宾馆。那女人慌了,立即说:这里虽然简陋一些,但是两大好处,一是便宜,每人收取十元钱,你们四人就在这个大房间里,明天早上很快就可以到来。二是距离黄鹤楼仅有三分钟的路程。想必你们四个人中应该还有人没有去过。来一趟武汉却不去游览武汉三镇最有名的蛇山及其黄鹤楼是最大的遗憾。我这个推崇打工旅游者,一下子被说服了。能够节约一百多元住宿费,还可以就近参观天下第一楼,何乐而不为呢?我征求了她们三人,都觉得可以,便住了下来。这家旅店既不要身份证,也不开发票,就是一家黑店。好在我们人多,不是一个人,她不敢把我们怎么样。
一觉醒来,我带着张涵英和泓儿、平儿两姐妹,迎着初绳的朝阳,步行来到蛇岛。我们饶有兴致地来到黄鹤楼脚下。仰望那雄伟壮观的景象,来不及背诵崔颢的诗句,便拾级而上,攀登黄鹤楼。
檐角飞翘刺破天空,长江如练铺展于眼底。风里仿佛仍飘着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惆怅。凭栏远眺,江涛拍岸,那一艏艏货轮犁开水面,驶向天际,对岸楼宇与古时亭台在视野里交错。千年时光仿佛在此折叠。昔日骚人墨客的吟哦,与今日游人的欢笑相融。黄鹤楼的木构肌理仍然承托着“极目楚天舒”的壮阔。临别回首仰望,朝阳为高楼镀上金边。在人们心里,此楼早已不只是一座古建筑,更是时光的锚点,让每位登临者,都能在江风与诗韵里,触摸到武汉三镇的千年脉动。下楼后,买了一个价值五十元的铜铸纪念品,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黄楼楼。离上车的时间还早,我们回到火车站附近,在武汉城转悠,小吃,休整,坐上晚上的火车。
小不忍则乱大谋,出门在外要低调。就在我们刚上车时,有几个说川话的老乡占据着我们车票上指定的位置。我把票拿出来让那位年轻男子看看,他视若无睹的不予理睬,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傲慢得很。我站在巷道了稍微等了一下,在考虑该怎么处理,是找乘务员呢,还是私下解决。可此时听见泓儿骂了一句四川脏话,把那人气得站起来就想动手打人,我见状就出手相助。没有想到,这男子一动手被我这位曾经练过武功的人制服后,周围的座位里齐刷刷地站起来七八个男男女女,我们只有四个人,两个女子加一个未成年的平儿,无论如何也抵不过。小张没有动手,只是边喊“打人了,打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