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造反 (第1/3页)
话不必出口。
已然无人不知。
工部尚书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他是个正常官僚,并不是清白无暇,但他也不是什么巨贪,欲望也没那么重,如今李显穆威势显赫,并不想开罪李显穆。
如今只觉左右为难。
他是上官,左右皆是下属,往日这工部也曾在他掌中战栗,可今日,他猛然之间发现——
他曾经所握有的权力,并不真正来自于他本身,而是大明官制的力量,来自于他的位置,那些为他所奔走的人,所谋求的是利益,而那些利益,来自于对大明公家的窃夺,一旦他不能再为之窃夺,他会立刻被抛弃!
他突然想到了圣人所说的那一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又想到了李忠文公所言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原来真的只有走在光明之下,才能拥有行事的自由,深渊幽远,一只脚踏入其中,想要摆脱便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他长叹一声,“让本部想一想……一定……一定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几人间的气氛从凝滞化作正常,只要尚书不直接放弃即可。
内阁对工部近乎于釜底抽薪的改制,让整个京城官场都为之惊惧,这是前所未有的官制大变。
一旦改制结束,工部的权力必然将一落千丈,在六部之中列在最后,就连往日一向清贵无权的礼部都不如。
京城之中,一时暗流涌动。
……
文渊阁。
“京中官吏们都看着工部,想要知道他们要如何反击。”
“用脚指头去想,也知道他们不可能就这样认栽。”
“不仅仅是工部,还有兵部的一部分官员,以及许多勋贵,还有很多官员都被鼓动着上书,反对这一次的改制。”
“全面取缔民间的工程队,以及强制让民间购买官商出品的东西,激起了许多人的反抗,说这是与民争利。”
“工部这次可真是被削惨了,如今京中官员,都担心日后被调入工部坐冷板凳。”
李显穆面无表情道:“工部的权力变小了吗?我怎么觉得工部的权力经过这一次的改制,愈发大了。”
“啊?”
几人都有些懵,那么多部门都被分析出去,怎么可能权力变大呢?
“工部失去的只不过是具体工程的执行权,各项工程的决策权依旧在他们手中,而且他们得到了更广泛的监察权,以及制定标准的权力,往常他们只管理工部内部,涉及官家、皇家的工程建造,现在民间所有的工程建造,都在工部手中,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李显穆条理分明的讲完,意味深长的说道:“工部失去的可不是权力,而是金钱,往后各官商号的经费,都会直接和户部对接,经手工部的钱,会少很多,这才是他们跳脚的原因,工部没油水了。”
文渊阁中一时寂静。
良久几人才品出了李显穆所说的意思。
杨士奇有些难以置信,又有些兴奋,“这一次的改制,接着皇陵贪腐案,表面上是削减工部的财权,实际上是为了收拢散落在民间的权力,让朝廷的势力触及更广?
用商号的形式,让官商接受工部的监督,继而将这些监督规则遍及到所有民间涉及工程的商号之上?
既达成了目的,又减弱了工部贪污的渠道,还减轻了朝廷支出的俸禄负担,一箭三雕。
当真是巧妙。
元辅,你真是不世出的天纵之才!”
杨荣亦是兴奋不已,“明达,这便是你先前说的,国进民退之策吧?合理、合法、合情的伸展朝廷的力量。”
李显穆淡然道:“大明的官员虽不是洁白无瑕,至少还有都察院、锦衣卫看着,那些民间的大地主、大商人,做事太不地道,却无人监管。
京中官员纳妾超过三五个,基本上都要被御史弹劾个十遍八遍的,民间的地主老财,家中小妾几十个、上百个,屡见不鲜。
该是治一治了。”
内阁几人心中一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