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谁先走 (第2/3页)
只怕再不回来,她就等不到了......
到底是多年的手帕交,老太后看着老姐妹拿着帕子不停的擦着眼泪。
当时就心软的不行。
老太后虽说是后宫不干政。
但要给自己的孙儿解除禁足,皇帝也得碍于孝道考虑几分。
卢老太君走后,老太后便唤来贴身宫女。
“去请皇帝过来,就说哀家有事相商。”
不多时,皇帝面容憔悴的赶来,行礼后问道。
“母后,不知您唤儿子前来所为何事?”
老太后拉着皇帝的手,语重心长道。
“皇儿,卢国公府老太君前来哭诉。”
“说她小孙女婚事未能风光大办,也未回门,老身实在不忍。”
“燕王禁足之事,也有一段时日了,你看能否给他解除禁足。”
“让燕王陪王妃回门,也了却哀家这桩心事。”
皇帝心中明白这是太后在为燕王求情。
可他也顾虑朝中局势,迟疑不决。
“母后,燕王之前以下犯上砍了宣旨太监的脑袋。”
“朝堂上诸多议论,贸然解除禁足,恐引起不满。”
老太后当即就沉下脸来。
“皇帝,孝道为先,多大点子事,不就是砍了一个小太监吗?你这些年砍的还少?”
“况且燕王也受到了教训。卢国公府那边,也需给个交代,不然让旁人看了笑话。”
皇帝思索片刻,最终还是妥协。
“既然母后开口,儿子便依了您,明日就解除燕王禁足。”
老太后这才露出笑容,点头道。
“皇儿英明,如此甚好,哀家年事已高,只盼你们这些小辈和睦,朝堂安稳。”
“燕王此番虽有过错,但也已受惩戒,往后定能改过自新。”
“你身为一国之君,心怀宽广些,对皇室宗亲多些包容,方能凝聚人心呐。”
皇帝恭敬地应道。
“母后教诲,儿子谨记于心。”
“儿子也盼着皇室一家和睦,只是有时不得不权衡朝堂利弊。”
老太后拍了拍皇帝的手。
“皇儿的难处哀家明白,但有些事也不能做的太过。”
“先帝临终前就提醒过你,要善待忠臣良将。”
老太后欲言又止,终是没继续往下说。
她身处后宫,坐享天家之福,对朝堂之事不易多说。
皇帝点头称是。
“儿子知晓了,待燕王解禁后,便让他陪同燕王妃回门,也会送些赏赐安抚一下卢国公府。”
老太后满意地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