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这个陈总有点装 (第1/3页)
在场者,阿里马云,新浪曹国伟,网易丁磊,搜狐张朝阳,滕讯马化滕,360周鸿祎,TOM王雷雷,迅雷邹胜龙,猫扑与校内网陈一舟,联众钱中华,金山雷军。
他们在互联网上的身份复杂,如简洁划分,要么是卖用户的,要么是买用户的。
卖用户的,首当其冲三大门户网,新浪、搜狐、网易。
新浪首页焦点图广告位最新报价是35万/天。
网易邮箱单条客户全推送广告报价50万/条。
搜狐最全面,竞价广告单个用户点击成本0.3-0.5元;女性频道软文植入按成交额分佣10%-15%,破千万级年收入;旗下17173为游戏开设专区,用户点击“立即玩”直通注册页,游戏流水抽成20-30%。
早期还有个第四的TOM网,滕讯近年被列为第四,不过主要经营方向还是为QQ客户端导流。
Web1.0时代,用户上网是要记网址的,发现好网站几乎都得靠在门户网上找,被动接收着中心化信息,各大门户几乎霸占了一切流量。
阿里巴巴的发迹就在这个时代,几乎被各大门户掐着命根子。
阿里早期做B2B接洽商户之间的交易,给门户网投了很多钱,企业老板们从门户知道了阿里,却免费使用着阿里巴巴的信息。
他们在阿里网站发现心仪供应商以后直接拨打网页上的厂家电话,在线下就完成了67%以上的交易。
B2B可是阿里的核心收入来源,此次上市主体,三分之二的业务被线下越过去了,这还得了?
可05年阿里要求搜狐同步用户手机号给阿里CRM(客户管理系统),被张朝阳狠狠拒绝,于是下决心斩断了一切门户网的投流,并且把查看供应商联系方式改为了必须注册登录阿里巴巴账号、绑定企业邮箱,才慢慢提升了闭环交易率。
“客户数据才是心脏,比起流量这条血管更值钱。”
当然,这是马云对外的说法。
阿里斩断门户网流量到底是主动还是被动,说不好。
因为同期,阿里的C2C业务淘宝正面临Ebay的高价截流,Ebay以排他性合作的方式投门户广告,杜绝淘宝的网络广告,搞得淘宝狼狈了很长一段时间,靠着免商家年费佣金策略才逃出生天。
阿里对门户网的态度可想而知,随时被门户卡脖子的危机感也可想而知。
直至百度和3721类搜索引擎崛起,将信息获取权交到了用户手里,截流了部分门户的流量,算是打开了Web1.5时代。
国外更领先一步,搞出了Facebook、YouTube、维基百科这种UGC(用户生成内容)公共平台,在信息上去中心化,开启Web2.0时代。
投流渠道越多,竞争就越大,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阿里这种买流量的企业自然是乐见其成。
国内的UGC目前有博客,社区,视频这一类,虽然模式有了,但没有形成规模,从内容上来讲,跟门户网的竞争其实也不大,即使是博客,也只是少数精英表达观点的场所,充其量只是中心化内容的“次中心化”补充罢了。
但是微博的出现,就不一样了。
昨天马云在微博逛了整整一天,敏锐地发现这套模式抢夺了门户网模式下专家和记者才能发声的权利,是个人就能说话,表达观点,并且成为热点,只要点赞量和评论量够高就行了。
关键是,用户们都非常喜欢这种模式!
昨天一天,他看到的是用户在用脚投票,异常积极地参与内容建设。
这套模式,肯定会爆炸的。
另一个关键点是,这个网站的老板,还是阿里的未来股东!
他就不得不更加欣喜了。
并且由此天马行空,想到了很多阿里跟微博合作的方式。
但此刻看到陈学兵迷茫的表情,他眉头凝了凝,心道这位老大最近事情好像有点多,听说展讯取消上市,股安建设在到处投标,麒麟手机上市,接下来还有ARM这样的海外投资,都是超大事项,现在又要准备香港会议,他不会是真的忙到没有注意到自己旗下公司搞了个微博吧?
他不由提醒道:“微博,你们昨天上线的微博啊!这么大的事,你不知道?”
“微博?”陈学兵依然带着三分疑色。
而后,逐渐化开。
“哦——”陈学兵略带恍然:“那个社交网站是吧,下面跟我提过一嘴,昨天上线了?昨天我正好有点重要的事在处理,没注意,怎么了?”
这话一出,曹国伟,丁磊,张朝阳,马化滕同时脸抽。
怎么了?
新浪博客视博客业务为门户转型的核心引擎,重金邀请徐静蕾、韩寒、余秋雨、潘石屹、杨澜、郭敬明,门户首页强力曝光。
搜狐博客争夺话语权,投入巨资紧咬新浪,张朝阳亲自挂帅,利用私人关系重金挖角,搞明星攻势,找来了赵薇、李冰冰、高圆圆、陈凯歌、李宇春。
网易博客搞差异化竞争,建立草根社区壁垒,培养摄影达人、旅行写手、校园红人这类特色博主。
QQ空间邀请明星开通认证空间,邀请的更是大牌,飞轮海、.E、Sup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