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三章 网罗天下人才  还好我重生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百四十三章 网罗天下人才 (第3/3页)

魂:“能拆机研究吗?”

    “不行不行。”陈大同连连摆手:“WCDMA和TD的理论路线都不同,而且里面有人家申请的专利,沿着这个方向研究,会碰壁。”

    他说罢,眼神微亮:“不过.你在重庆要是有关系,可以帮我们联系一下重庆邮电大学,他们去年10月研发出了一款「通芯一号」,支持TD-HSDPA,不过工艺世代比较低,技术也不是很成熟,只能支持1.1M的传输能力,我们判断他们应该是没钱了,大学的商业化能力也比较差,如果能把技术买过来,对我们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陈学兵一个大愣。

    好家伙,原来技术就在家里?

    邮电大学带这个名字,应该也是市里和信产部共管的大学。

    “好好好,有头绪就行!这件事我来搞定!不过你们要继续突破滤波技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陈学兵出发之前看过大唐的核心技术,对他们的那个耗了好几年的“智能天线”作了一番了解。

    HSDPA是调节增强,而滤波技术则是通过降低干扰增强网络的技术,甚至能把网速翻倍,大唐通过传统天线来完成基站的信号增强,成本又高,部署又复杂,而且可能因为信号反射过多导致追踪失效。

    他想到这儿,皱着眉说道:“那个智能天线,能不能想想别的办法,把它突破了?什么年代了,还用传统天线?让人笑掉大牙!”

    陈大同笑了。

    武平也笑了:“这个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想法,是把智能天线模拟在芯片端模拟天线波束成型,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手,还要钱,既然你说研发费用上不封顶,我来带人试试。”

    陈学兵一拍手:“这才对嘛!就干这个!”

    武平“嗯”了一声,缓缓点头,似有一丝纠结。

    陈学兵嘴角略微扬起:“同时研发这么多项目,发现手里的人才不够了?”

    陈大同闻言笑道:“陈总一语中的,不过我会想办法解决的,我在美国还有几个朋友,下周就会过来。”

    “你有朋友,我也有。”陈学兵呵呵一声,从随身的皮包里抽出一份资料,放在桌上。

    “张浩,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滤波芯片专家,而且是顶级的芯片架构师,我已经跟他联系过了,他愿意回来帮你们,不过条件不低,120万美元的年薪,工资奇点开一半,你们开一半,我先说好,这个人帮你们完成技术开发就得回奇点,我的IC部是要交给他的。”

    陈学兵说着有些感慨。

    张浩,那个前世被美国关了九年的科学家,自从去年深圳一见,他一直让卢韦冰联系着,每个月都打电话问候,寄点东西,这个老登却高冷得很,没有大项目不来,直至前几天他决定投资展讯,发现滤波技术对展讯非常重要,才又联系了一下,开了个千万级的高薪,磨了几天,才终于答应回来。

    要吸引这个级别的人才,光有钱没用,还得有平台。

    武平一听也惊了:“张浩?张博士?你把他也请来了?”

    张浩,也是清华出去的,90年代他听说过。

    张浩比他晚几届,但在美国的成就可比他高得多。

    如果他不回国创办展讯,和张浩根本没有可比性。

    “晓得这个人就好,我就不用多介绍了。”

    陈学兵笑了笑,又道:“还有一个人,叫周光平,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电磁学与无线技术博士,摩托罗拉的全球科技顾问委员,给摩托罗拉开发过很多款明星产品,现在在摩托罗拉的BJ研究中心工作,有跳槽的想法,目前没有答应过来,我还要派人去请他一趟,这个人也是我的,工资各开一半,暂借你们用。”

    这人也是刚才给林斌打电话时提到,他才骤然想起。

    小米的创始人之一。

    后来就是这位得罪了三星的高管,导致三星断供屏幕,雷军才跑去三星喝酒赔罪,回来就和他大吵一架,把他解雇了。

    不过在此之前,雷军也曾说过:没有周广平的加入,小米根本不敢做手机。

    林斌在美国参加孩子的幼儿园家长会时结识了周光平,之后一直有来往,陈学兵问到的时候,林斌立马提到了这个名字,说最近跟周光平聊天,谈到摩托罗拉在04年RAZR系列大卖之后越来越不注重新产品的研发,吃老本迟早要陷入困境,想到别的地方继续做手机。

    打算去戴尔。

    陈学兵当即让林斌去截胡。

    不过他此刻说出周光平,陈大同竟也表示知道。

    “99年的IEEE无线技术和电磁学年会,他是中国区分会主席!我见过!”

    陈学兵咂了咂嘴,道:“这个人脾气可能不太好,也不愿意降薪,待遇方面要给足,尽量让他单独负责一块科研项目。”

    武平摇摇头,感叹道:“陈总,还好你是展讯的股东,你手里藏着这么多牌,真开一家公司和展讯竞争,我们真不一定能做得过你。”

    这话既是感慨,也是忌惮。

    陈学兵走到窗边,负手看着外面林立的高楼,代表着上海高科技产业的张江,2500家高科技企业,70%都是外资。

    “多么?我觉得不够。”

    3G一旦开始,互联网开始移动,真正的科技竞赛就要来了。

    技术专利,高端设备,都可以被限制,唯有人才,是可以用最小成本撬动的活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